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血药

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根据补虚药在性能、功效及主治方面的不同,一般又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类。

补血药:本类药物大多甘温质润,主入心、肝经。具有补血的功效,主治血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等。有的兼能滋养肝肾。

古人形容美女有“立如白芍,坐如牡丹”的句子。白芍不单美艳,花朵晒干后可作为花茶饮用,其根茎更可以入药。在临床使用中,妇女的很多疾病用药均可见白芍。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白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切薄片。本品气微,味微苦、酸。以质坚实、类白色、粉性足者为佳。生用、清炒用或酒炙用。

相关名字:青羊参(植物名实图考)千年生(云南);奶浆藤(四川);青阳参、青洋参、白岑(云南昆明);白芪、白药(云南丽江)。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浙江磐安等地的称为“杭白芍”,四川中江等地的称为“川白芍”,安徽亳州等地的称为“亳白芍”。其中以浙江出产的白芍品质最佳,属于“浙八味”之一。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性状鉴别: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沸水蒸煮后刮皮的白芍

药材性状:

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踞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饮片性状: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炒白芍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气微香。

酒白芍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主治病证:

1.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

本品味酸,主入肝经,偏益肝之阴血。用治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中漏下等,常与熟地黄、当归、川芎同用,如四物汤(《和剂局方》);若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如保阴煎(《景岳全书》);若崩漏下血,可与阿胶、艾叶等养血、止血药同用。

2.自汗,盗汗

本品有敛阴止汗之功。若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可配伍温经通阳的桂枝,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伤寒论》);用治虚劳自汗不止,常配伍黄芪、白术等;若阴虚盗汗,可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同用。

3.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

本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常配伍当归、柴胡等补血、疏肝药,如逍遥散(《和剂局方》);本品也可调肝理脾,柔肝止痛,治疗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可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若治疗痢疾腹痛,可与木香、黄连等清热燥湿、理气药同用,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若治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常配伍甘草以缓急止痛,如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4.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本品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为治肝阳上亢之常用药,常配伍牛膝、代赭石、龙骨等,如镇肝息风汤、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用法用量:煎服,6~ 15g。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多生用,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多炒用或酒炒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阳衰虚寒之证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

白芍与赤芍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与赤芍在《神农本草经》中不分,通称芍药,唐末宋初,始将二者区分。两者性均微寒,但前人谓“白补赤泻,白收赤散”,一语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区别。

一般认为,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在应用方面,白芍主治阴血亏虚,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但白芍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舒所致的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因能清热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单萜类成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元酮,没食子酰芍药苷,芍药内酯A、B、C;甾醇类成分:β一谷甾醇;鞣质类成分: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没食子酸,右旋儿茶素;酚类成分:丹皮酚。《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芍药苷不得少于1.6%,饮片不得少于1.2%。

2.药理作用:本品总皂苷有抗肾损伤、抗肝损伤、抗脑缺血的作用,水煎液具有镇静、抗抑郁、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水煎液与总皂苷均有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水煎液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相关论述:

1、《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2、《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3、《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延伸阅读:

除了作为妇科疾病的常见用药外,白芍也是出色的补血中药材。著名的中药方‘四物汤’将白芍与熟地、当归、川芎同用,构成补血的要方,用于治疗血虚诸证,无论寒热皆可以加减应用。

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血药  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

中药龙眼肉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龙眼肉的作用与功效

补虚药之补血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枸杞子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枸杞子的功效和作用

补虚药之补阴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阴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黑芝麻功效与作用

中药黑芝麻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阴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龟甲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龟甲胶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之补阴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鳖甲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鳖甲的功效和作用

补虚药之补阴药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

中药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收涩药之固表止汗药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

中药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

收涩药之固表止汗药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

中药五味子的功效与主治

中药五味子的功效与主治

收涩药之敛肺涩肠药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