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紧张如何缓解7方面教你放松紧绷神经 神经紧张是怎么回事 神经紧张对老年人的危害
神经紧张如何缓解7方面教你放松紧绷神经 神经紧张是怎么回事 神经紧张对老年人的危害
文章目录
1、神经紧张是怎么回事
2、神经紧张对老年人的危害
3、神经紧张如何缓解
4、如何自我消除神经紧张
一、神经紧张是怎么回事
容易紧张激动一般多见于恐惧症,引起的原因有精神紧张或过于劳累后引起的心理恐惧状态,常出现情绪激动、出汗、脸红、心慌、胸闷等症状,常反复发作。
1、社交恐怖症
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即刻的焦虑发作,并对社交性场景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具体表现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场合或被人注意的场合出现表情尴尬、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回避诱发焦虑的社交场景,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坐吃饭,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赤面恐怖是较常见的一种,患者只要在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脸红、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怖。
2、特定的恐怖症
特定的恐怖症是对某一特定物体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强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厌恶。儿童时期多发。典型的特定恐怖是害怕动物(如蜘蛛、蛇)、自然环境(如风暴)、血、注射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如高处、密闭空间、飞行)。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回避行为。
3、场所恐怖症
不仅害怕开放的空间,而且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难以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而感到焦虑。场所恐怖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一是没有即刻可用的出口,因此患者常回避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亲友陪同。恐惧症虽然看起来比较可怕,但是如果你用正确的方法治疗,还是很容易治愈的。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吃一些可以抗抑郁的药物,而心理治疗,一般都是让心理专家来与患者进行沟通,行为治疗或者是认知治疗等等。
二、神经紧张对老年人的危害
紧张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对人体健康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外界刺激过分激烈,人较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中,可能引起疾病和死亡。
从心理学角度看,紧张是外部条件加于机体的刺激,超出了机体的相应反应能力,而引起的心理不平衡。一个人处在极度紧张状态时,往往会表现出惊慌、恐惧、愤怒、苦闷、忧愁、焦虑等情绪,这种情况叫做紧张反应。
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行为改变和心理活动的异常等。现在医学认为,精神紧张可以导致多种疾病例如胃溃疡、胸腺退化、神经衰弱、免疫功能降低等。时到医院看病,有60%以上的人是由于精神紧张而患病的,有些人的疾病是由于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之中而形成的,这种情况大多都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老年人应该学会应对紧张情绪,进行自我调节,避免因此而生病。
三、神经紧张如何缓解
1、静坐休息
每天抽5-10分钟安静地坐一坐,把精神集中到自己的感觉上。当你静坐时,心跳会放慢、血压会下降,精神紧张的症状会明显改善。
2、放声大笑
手头拿点能发笑的东西,例如有趣的短信、笑话集,也可以和同事、家人开开玩笑,看看喜剧片。当你大笑时,体内引起紧张的激素可的松和肾上腺素会下降,免疫力得到增强。这种效果能持续24小时。有一批志愿者当被通知将要看到滑稽影片后,心情立刻得到改善。
3、享受音乐
进行一项试验,两组大学生被要求准备报告。一组工作时十分安静,另一组放音乐。结果显示,静悄悄准备报告的大学生们,血压上升,脉搏加速,而边听音乐边工作的学生,血压和脉搏都很稳定。所以,如果你面临一项紧迫的任务,先听听轻音乐吧。
4、多想好事
找点时间,哪怕是几分钟,想想对你来说可亲的人或可贵的事情。也可以构思一幅“安静休假”的画面。我们经常感觉有精神负担,是因为无法摆脱不满、委屈和担心等负面情绪,如果多想让你喜欢的人和让你高兴的事,效果可能就不同了。
5、走路散步
工作很长时间后,当你感到紧张时,从桌子旁站起来,走上5到10分钟,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专家证实,散步有助于人们平静下来。有一批志愿者负责照顾弱智老人,这是一项麻烦的工作,志愿者中每周坚持散步4次的,不怎么烦恼不安,睡眠也好得多,血压经常保持正常。
6、放慢呼吸
放慢呼吸5分钟,每分钟用5秒钟吸气,5秒钟呼气。由于5秒吸5秒呼这个节奏与血压波动的10秒自然循环相一致,所以这一方法挺有效。通常紧张时呼吸既快又浅,几次深呼吸就能放松肌肉。
7、轻松起床
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闹钟响后躺在床上5分钟,放松全身。躺下睡觉时总想问题,会影响你的睡眠。早晨起床就紧紧张张,接下来的一整天也别想轻松。放松的方法是先绷紧脚趾,渐渐放松,接下来脚掌、小腿肚子、大腿、臀部……直到上身、脸部肌肉。你会发现,全身放松后,精神可能也会随之放松下来。
四、如何自我消除神经紧张
紧张心理需要通过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以及深呼吸来克服。
紧张是一种焦虑的情绪,表现为对某些事情的过度担心,同时也会出现坐立不安、心跳加快、手脚冰冷和不自主颤抖等表现。紧张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以及深呼吸等方法来克服。
1.自我暗示:为了克服紧张的情绪,要学会自我调节,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经常如对自己说“你可以的”、“你是最优秀的”等。
2.转移注意力:可以暂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之后再回过来专心自己的事,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情绪。
3.深呼吸:深呼吸对治疗紧张有很好的帮助,先深吸一口气,直至吸得不能再吸了,然后慢慢地把气呼出去,这样重复做2~3分钟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的情绪。
适度的紧张情绪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无需过多担心。
4、升华法:紧张的情绪也可予以升华,转用于学习或工作中,当情绪突然紧张起来时,往往精力特别集中,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随着任务的顺利完成,内在的紧张也得以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