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引起的原因 有哪些?
胸痛是一种常见症状,找其病因可分为五大类,即胸壁、肺及胸膜、心血管、食管及纵膈和横膈的病变。
1.胸壁病变:胸壁病变所引起的胸痛最为常见,其特点是疼痛部位多固定于病变处,局部多有明显压痛、咳嗽、深呼吸、举臂等动作时疼痛加剧。常见的有胸背肌肉和肋间肌损伤或劳损,肋软骨炎、肋骨挫伤,肋间神经痛,流行性胸痛,带状疱疹等。
2.肺及胸膜病:这类胸痛的特点是多有咳嗽或咳痰、咳嗽、深呼吸时加重,胸壁局部无压痛,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及胸膜病变,常见者有胸膜炎、气胸、脑膜粘连及肿瘤、肺癌等。
3.心血管病变:这类胸痛的特点是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向肩部或颈部反射,疼痛常因劳累诱发或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常见者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炎、肺梗死等。
4.食管及纵膈病变:此类病较少见,其特点是胸骨后持续隐痛或钻痛,伴吞咽困难,吞咽时疼痛加剧,常反射到其他部位。见于食管炎、食管癌、急性纵膈炎、纵膈肿瘤等。
5.横膈病变:特点是胸痛位于胸廓及胸骨下部,剑突等部位,也可放射到肩颈部,见于膈胸膜炎、膈下肿瘤,膈疝及肝胆脾病变等,如膈疝的疼痛位于剑突或胸骨下部,进餐后,弯腰、平卧时疼痛发作,后仰、散步时缓解,而阿米巴肝脓肿,肝癌、厢下脓肿,胆道疾患、脾脏病变等,则可引起胸骨下部及上腹部痛并向肩背部放射。
常见的胸痛疾病
1、传染性胸痛,是由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所致。常合并于性胸膜炎,多发于夏秋季,具流行性和传染性,也可散发。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表现为突然起病,下胸部及上腹部肌肉疼痛,疼痛性质呈烧灼、尖锐刺痛或刀割样,随呼吸活动加重,可使呼吸运动受限。部分病例伴有上呼吸道症状,急性期病程约1周左右。
2、肋间神经痛,疼痛沿一根或数根肋间神经支配区分布,呈刺痛或灼痛,转变体位,深呼吸咳嗽等可使疼痛加重,肋间常有压痛。
3、自发性气胸,表现为突发性肋痛及呼吸困难,疼痛呈尖锐刺痛或撕裂痛并向同侧肩部放射,伴脉率增快,面色苍白,出汗,端坐呼吸等症状。
4、心绞痛,部位多位于肋骨后,呈压榨感,历时短暂,通常1—5分钟,极少超过15分钟,发作与劳累和情绪有关,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5、心肌梗塞,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剧烈,历时较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多伴心律紊乱,血压降低等。
6、肺栓塞,疼痛部位常在肋骨后,程度剧烈,伴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有肺桂塞诱发因素,如长期卧床、手术后、妊娠等。
发生疼痛,该如何缓解呢?
1.无论是心脏不舒服,还是胃疼,你都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多休息。
2.多注意休息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戒烟戒酒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对你的健康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3.不管是哪里出了问题,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看医生,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自己也要多加注意,改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多运动,少熬夜,真正地做到“健康快乐每一天”。
患者在生活中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改善生活方式:
1.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控制:控制血压在理想血压<120/80mmHg;定期复查并控制血脂水平,尤其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严格的管理血糖;
2.适当运动并保持体重;
3.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4.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5.避免过劳、熬夜;
6.关注天气变化,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 上一篇:花生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为什么会得脑血栓?脑血栓该怎样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