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大量喝啤酒的危害, 喝啤酒需要注意的事项
炎炎夏日,啤酒特别受人欢迎,被不少人当做消暑的必备饮品。啤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且能开胃健脾、解暑消热,的确适于夏季饮用。但滥喝啤酒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饮用时注意相关“不宜事项”,才能有益身心。下面为大家提供了喝啤酒需要注意的事项。
经常大量喝啤酒的危害
经常喝啤酒会有以下的坏处:
一、会因为摄入酒精过量,导致患者出现酒精肝;
二、由于啤酒中含有麦芽汁,麦芽汁不仅含有钙,还含有草酸,经常喝啤酒容易使患者出现肾结石;
三、经常喝啤酒还容易破坏我们的胃黏膜,甚至诱发胃炎,很容易使患者出现嗳气,食欲减退。所以说不建议经常喝啤酒,如果要喝啤酒,一定要适量,每次不应超过300毫升。
啤酒喝太多可能导致5大副作用
1、诱发胃肠道疾病
如果短时间内猛喝啤酒会把胃液冲淡,破坏肠胃的酸性环境,这样会让胃肠道容易感染病原菌,引发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肠道传染病。同时,由于啤酒通常都是冰着喝,这样也会使肠胃道温度突然下降,出现痉挛性腹痛和腹泻,甚至可能造成胃出血。
2、增加酒精肝风险
啤酒度数虽然低,但它产热量大,所含营养成分大部分能被人体吸收,加上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如果长期大量喝,同样会损伤肝脏,导致酒精肝。
3、诱发结石
啤酒是用大麦芽汁酿造而成的,因此其中含有钙、草酸和大量的嘌呤,如果大量饮用,会导致尿酸增加,促使结石的发生。
4、增加患心血管病风险
大量饮酒易致短期内血容量增高,这会使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大,也会损害心血管、肾脏、肝、肺等器官,轻则头晕眼花、心跳加快,重则则会导致人患上心血管疾病。
5、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一般来说,服药期间不适合喝酒,这也包括啤酒,特别是抗癫痫药、降糖药、抗抑郁药、镇静药、抗生素、硝酸酯类药、止血药、降压药、抗结核药、抗过敏药等的药物,如果服药期间喝酒,则会加重毒副作用。
喝啤酒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 酒前
1. 喝酒之前,吃饭只能吃7分饱,且不可大量饮用水。(这是因为留下肚子好喝酒)。
2. 喝酒之前半小时,喝瓶牛奶,纯牛奶或者是含糖的,可以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饮加糖或者蜂蜜的牛奶,既可以促进乙醇分解,又能保护胃粘膜,由于脱水会使盐分丢失,可适量饮用些淡盐水或补充液盐。
3. 不要空腹喝酒,因为空腹喝酒酒精吸收很快,人容易喝醉,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使用一些油脂食物,如肥肉等等,或者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自己的胃部,以防止酒精穿透胃壁。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因为这样可以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二.酒中
1. 喝酒时切忌饮用冰水,柠檬水等刺激性饮料,不然前面的牛奶就白喝了,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
2. 喝白酒,不可一饮而尽,要分成几口喝,喝啤酒,需待慢慢喝,否则,轻则腹胀难受,重则现场直播。
3. 喝酒的间隙喝酸奶,酸醇=水。
4. 因为酒精对肝脏的伤害特别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其中,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以保护肝脏,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5. 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内乙醇就可以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液中乙醇浓度就可以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升高的更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酒,体内就可以有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宜喝醉。
6. 食物饮酒结合者进行,饮酒时,吃什么东西不易醉,以吃猪肝为好,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是因为猪肝可以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 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减少,而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三.饮酒后
1.酒后不可以喝醋、喝茶解酒,这些都是误区,醋和茶都不能解酒。
2.喝酒后不能喝浓茶,但可以和淡茶,茶叶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护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吃一碗面条。
3.甜点加水果,饮酒后应该吃点甜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状态,酒后吃甜柿子,如俗语“酒味会消失”,这话不错。甜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
4.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饮用热汤,尤其是姜丝炖的鱼汤,特别有解酒的效果。
5.酒后如发生呕吐不止,应立即找瓶矿泉水一瓶灌下,以免胃里边没有东西而把血液呕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