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渠穴位图解
经渠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经穴,在中医经络学和针灸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以下为你详细解读: 1. 穴位定位 经渠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
简便取穴法:伸掌,在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搏动之间,腕横纹上1横指处即是该穴。
2. 穴位解剖 经渠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拇长展肌腱、旋前方肌。
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深层有正中神经和骨间前神经。
此外,穴位附近还有桡动、静脉通过。
3. 气血特征与运行规律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经渠穴承接太渊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本穴部分蒸发,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一方面,水湿之气循肺经上行;另一方面,剩余的地部经水则流向列缺穴 。
4. 所属经络与功能主治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肺经与肺脏相连,主要负责调节肺的功能,与呼吸、气血运行等密切相关。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通利咽喉。
主治病症: 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咯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由于肺主气司呼吸,经渠穴作为肺经穴位,可调节肺的气机,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各类肺部不适症状。
头面五官病症: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肺经与咽喉相连,当肺经有热时,容易上扰咽喉,引发咽喉病症,刺激经渠穴可清泻肺火,减轻咽喉部位的炎症。
其他病症:手腕痛、掌中热等局部病症。
经渠穴位于手腕部,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症状。
5. 针法与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一般采用直刺0.3 - 0.5寸。
针刺时需注意避开桡动脉,以免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
艾灸方法:可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以局部皮肤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灸10 - 15分钟,有助于温通经络、散寒祛湿。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经渠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长期坚持按摩,可起到保健养生、预防疾病的作用。
经渠穴位图解(1)
经渠穴位图解(2)
经渠穴位图解(3)
经渠穴位图解(4)
经渠穴位图解(5)
经渠穴位图解(6)
经渠穴位图解(7)
经渠穴位图解(8)
经渠穴位图解(9)
经渠穴位图解(10)
经渠穴位图解(11)
经渠穴位图解(12)
经渠穴位图解(13)
经渠穴位图解(14)
经渠穴位图解(15)
经渠穴位图解(16)
经渠穴位图解(17)
经渠穴位图解(18)
经渠穴位图解(19)
经渠穴位图解(20)
经渠穴位图解(21)
经渠穴位图解(22)
经渠穴位图解(23)
经渠穴位图解(24)
经渠穴位图解(25)
经渠穴位图解(26)
经渠穴位图解(27)
经渠穴位图解(28)
经渠穴位图解(29)
经渠穴位图解(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