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肠子穴位图
腹部和肠所在区域分布着许多重要穴位,以下为你介绍其中一部分: 腹部穴位 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中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肚脐位置。
功效主治: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虚脱、中风脱证等危急重症;对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脾胃肠腑病症也有较好疗效;还能辅助调理水肿、小便不利等。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主治: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常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病症,如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对男科病如遗精、阳痿、早泄等,妇科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均有调理作用;还能改善少腹疼痛、泄泻、痢疾等肠腑病症。
气海穴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主治:可益气助阳、调经固经。
能治疗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等气虚病症;对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便秘等肠胃疾病有一定疗效;也常用于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病症的治疗。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主治: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等脾胃病症;对小儿疳积也有治疗作用。
天枢穴 位置: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效主治:是大肠的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
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等胃肠病症;对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与肠相关的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主治:为保健要穴,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
可调理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对下肢痿痹、癫狂等神志病,以及虚劳诸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上巨虚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主治:是大肠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等肠腑病症;还能缓解下肢痿痹。
下巨虚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主治:作为小肠下合穴,可治疗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等病症;对下肢痿痹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肚子肠子穴位图(1)
肚子肠子穴位图(2)
肚子肠子穴位图(3)
肚子肠子穴位图(4)
肚子肠子穴位图(5)
肚子肠子穴位图(6)
肚子肠子穴位图(7)
肚子肠子穴位图(8)
肚子肠子穴位图(9)
肚子肠子穴位图(10)
肚子肠子穴位图(11)
肚子肠子穴位图(12)
肚子肠子穴位图(13)
肚子肠子穴位图(14)
肚子肠子穴位图(15)
肚子肠子穴位图(16)
肚子肠子穴位图(17)
肚子肠子穴位图(18)
肚子肠子穴位图(19)
肚子肠子穴位图(20)
肚子肠子穴位图(21)
肚子肠子穴位图(22)
肚子肠子穴位图(23)
肚子肠子穴位图(24)
肚子肠子穴位图(25)
肚子肠子穴位图(26)
肚子肠子穴位图(27)
肚子肠子穴位图(28)
肚子肠子穴位图(29)
肚子肠子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