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表大全
以下为您整理包含常见穴位的穴位表大全,涵盖了人体不同部位的穴位及其大致功效: 头面部穴位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开窍醒脑、回阳固脱 神庭穴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宁心安神、清头散风 印堂穴 两眉之间中点 明目通鼻、宁心安神 太阳穴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睛明穴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迎香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宣通鼻窍、疏散风热 人中穴 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 开窍醒神、调和阴阳 躯干部穴位 胸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膻中穴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玉堂穴 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宽胸化痰、止咳平喘 腹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神阙穴 肚脐中央 回阳救逆、健脾和胃 关元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气海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益气助阳、调经固经 中脘穴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背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大椎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表清热、疏风散寒 肺俞穴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宣肺止咳、清热理气 心俞穴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宁心安神、通络止痛 肝俞穴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疏肝利胆、养血明目 脾俞穴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肾俞穴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滋阴壮阳、补肾益气 上肢部穴位 肩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肩髃穴 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祛风通络、清热除湿 肩贞穴 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通经活络、清热止痛 肘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清热解表、调和气血 尺泽穴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清宣肺气、清热和胃 腕手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内关穴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外关穴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疏风清热、通利三焦 合谷穴 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疏风解表、行气活血 劳宫穴 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清心泄热、开窍醒神 下肢部穴位 髋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环跳穴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疏通经络、强健腰膝 膝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足三里 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委中穴 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舒筋活络、凉血解毒 阳陵泉 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踝足部 穴位名称 位置 主要功效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健脾和胃、调补肝肾 太溪穴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涌泉穴 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滋阴益肾、平肝息风 这只是人体穴位中的一部分常见穴位,中医穴位体系庞大复杂,每个穴位在临床应用中还有更多的配伍和变化。
穴位图表大全(1)
穴位图表大全(2)
穴位图表大全(3)
穴位图表大全(4)
穴位图表大全(5)
穴位图表大全(6)
穴位图表大全(7)
穴位图表大全(8)
穴位图表大全(9)
穴位图表大全(10)
穴位图表大全(11)
穴位图表大全(12)
穴位图表大全(13)
穴位图表大全(14)
穴位图表大全(15)
穴位图表大全(16)
穴位图表大全(17)
穴位图表大全(18)
穴位图表大全(19)
穴位图表大全(20)
穴位图表大全(21)
穴位图表大全(22)
穴位图表大全(23)
穴位图表大全(24)
穴位图表大全(25)
穴位图表大全(26)
穴位图表大全(27)
穴位图表大全(28)
穴位图表大全(29)
穴位图表大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