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立体穴位图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
以下为其主要穴位在人体立体位置的介绍: 1. 会阴 位置:在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处于人体躯干部位的最下方,体表外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区域。
意义:此穴为任脉起始穴位,是阴阳相交之处,对调节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
2. 曲骨 位置: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前正中线上。
位于下腹部前方,体表可触及耻骨联合,该穴位就在其上方正中央。
意义:临近膀胱和生殖器官,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遗精等。
3. 中极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下量4寸(可用同身寸法,一般本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为3寸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的位置。
意义:是膀胱的募穴,对膀胱功能调节有重要意义,常用于治疗遗尿、小便不利等病症,同时对生殖系统也有调理作用。
4. 关元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下量3寸处,处于下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为人体元气汇聚之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对生殖、泌尿、消化系统均有良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如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
5. 石门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下量2寸,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有调理气机、利水消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腹痛、水肿等病症。
6. 气海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下量1.5寸,在下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被称为“生气之海”,具有温养益气、扶正固本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脱、形体羸瘦等气虚病症。
7. 阴交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下量1寸,在下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可调理冲任、理气止痛,对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有一定疗效。
8. 神阙 位置:在脐区,脐中央。
位于人体腹部中央的肚脐位置。
意义:此穴为人体先天与后天连接的重要部位,有回阳救逆、健脾和胃等作用,可用于急救及调理脾胃功能。
9. 水分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上量1寸,在上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有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等病症。
10. 下脘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上量2寸,在上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主要针对脾胃功能进行调节,可治疗腹痛、消化不良等病症。
11. 建里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上量3寸,在上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有和胃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对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有一定效果。
12. 中脘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上量4寸,在上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为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对脾胃疾病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如胃痛、呕吐、呃逆等。
13. 上脘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上量5寸,在上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可调理胃肠气机,对恶心、呕吐、癫痫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14. 巨阙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上。
从肚脐向上量6寸,在上腹部前正中线。
意义:为心之募穴,可宁心安神、宽胸止痛,常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失眠等病症。
15. 鸠尾 位置:在上腹部,剑胸结合部下1寸,前正中线上。
位于胸部下方,剑突与胸骨结合处下方1寸的前正中线位置。
意义:有化痰降逆、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胸痛等病症。
16. 中庭 位置:在胸部,膻中下1.6寸,前正中线上。
先找到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再向下量1.6寸,位于胸部前正中线。
意义:可调理胸中之气,对胸腹胀满、心痛等有一定疗效。
17. 膻中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前正中线上。
处于胸部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的位置,左右乳头连线的中点。
意义: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常用于治疗胸闷、胸痛、咳嗽等病症。
18. 玉堂 位置:在胸部,膻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
从膻中穴向上量1寸,位于胸部前正中线。
意义:可宣肺止咳、宽胸理气,对咳嗽、气喘等有一定作用。
19. 紫宫 位置:在胸部,膻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
从膻中穴向上量2寸,位于胸部前正中线。
意义: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用于治疗胸痛、咳嗽等病症。
20. 华盖 位置:在胸部,膻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
从膻中穴向上量3寸,位于胸部前正中线。
意义:可调理肺气,对咳嗽、气喘等有一定疗效。
21. 璇玑 位置:在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
位于胸部上方,胸骨上窝(颈部下方正中的凹陷处)下方1寸的前正中线位置。
意义:有宣肺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等病症。
22. 天突 位置: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位于颈部下方,胸骨上窝的中央位置,前正中线处。
意义:可宣通肺气、消痰止咳、利咽开音,对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有重要治疗作用。
23. 廉泉 位置:在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上。
在颈部前方,喉结上方,可摸到舌骨,其上方的凹陷处,前正中线位置。
意义:主要用于治疗口舌、咽喉疾病,如舌下肿痛、吞咽困难等。
24. 承浆 位置: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位于面部下方,下唇与下巴之间的沟(颏唇沟)的正中央凹陷处。
意义:可疏风清热、通络止痛,对口眼歪斜、齿龈肿痛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任脉立体穴位图(1)
任脉立体穴位图(2)
任脉立体穴位图(3)
任脉立体穴位图(4)
任脉立体穴位图(5)
任脉立体穴位图(6)
任脉立体穴位图(7)
任脉立体穴位图(8)
任脉立体穴位图(9)
任脉立体穴位图(10)
任脉立体穴位图(11)
任脉立体穴位图(12)
任脉立体穴位图(13)
任脉立体穴位图(14)
任脉立体穴位图(15)
任脉立体穴位图(16)
任脉立体穴位图(17)
任脉立体穴位图(18)
任脉立体穴位图(19)
任脉立体穴位图(20)
任脉立体穴位图(21)
任脉立体穴位图(22)
任脉立体穴位图(23)
任脉立体穴位图(24)
任脉立体穴位图(25)
任脉立体穴位图(26)
任脉立体穴位图(27)
任脉立体穴位图(28)
任脉立体穴位图(29)
任脉立体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