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的穴位图
中医认为,人体有不少穴位具有清凉泻火、散热除烦等作用,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产生清凉之感,缓解体内燥热。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 “清凉穴位”: 大椎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大椎穴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能调节全身阳气、疏风散寒、解表清热,刺激该穴可有效去除体内的热气,达到清凉的效果。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垂直用力按揉大椎穴,每次按揉100 - 15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且向肩部、上肢发散为宜。
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有清热解表、调和气血、疏风止痒等功效,可清泻阳明之火,对于热病、发热、心烦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能帮助身体散热降温。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在曲池穴上,其余四指托住手臂,适当用力按揉,每次按揉2 - 3分钟,两侧穴位可交替进行。
内庭穴 位置: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功效: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它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胃火上炎引起的牙痛、口臭、咽喉肿痛以及热病等有很好的疗效,能有效清除体内热邪。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内庭穴,力度以产生明显酸痛感为宜,每次每侧穴位掐按3 - 5分钟,每天可操作2 - 3次。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
功效: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疏散风热,对于外感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燥热感。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按压在对侧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频率约每分钟60 - 80次,每次每侧穴位按摩3 - 5分钟。
孕妇不宜大力刺激合谷穴。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功效:涌泉穴为肾经的起始穴,具有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调二便的作用。
刺激此穴可引火归元,将上越的虚火向下引导,从而起到清热降火、宁心安神的效果。
按摩方法:每晚睡前,可盘腿而坐,用双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向足趾方向推搓,每次推搓5 - 10分钟,以足心发热为度。
清凉的穴位图(1)
清凉的穴位图(2)
清凉的穴位图(3)
清凉的穴位图(4)
清凉的穴位图(5)
清凉的穴位图(6)
清凉的穴位图(7)
清凉的穴位图(8)
清凉的穴位图(9)
清凉的穴位图(10)
清凉的穴位图(11)
清凉的穴位图(12)
清凉的穴位图(13)
清凉的穴位图(14)
清凉的穴位图(15)
清凉的穴位图(16)
清凉的穴位图(17)
清凉的穴位图(18)
清凉的穴位图(19)
清凉的穴位图(20)
清凉的穴位图(21)
清凉的穴位图(22)
清凉的穴位图(23)
清凉的穴位图(24)
清凉的穴位图(25)
清凉的穴位图(26)
清凉的穴位图(27)
清凉的穴位图(28)
清凉的穴位图(29)
清凉的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