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脾胃穴位图
背部有多个与脾胃相关的穴位,这些穴位对于调节脾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脾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
确定时,可先找到第11胸椎棘突(通常在两肩胛下角连线与脊柱相交处,大致为第7胸椎棘突,向下数4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棘突),再旁开1.5寸(约两横指宽度)处。
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导致的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水肿等消化系统病症。
应用:临床常通过针刺、艾灸或推拿等方式刺激该穴位来改善脾胃功能。
比如,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艾灸脾俞穴能起到温阳健脾、促进消化的作用。
胃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先找到第12胸椎棘突(在第11胸椎棘突下方),再旁开1.5寸处便是。
功效:和胃健脾、理中降逆。
可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部疾病。
应用:当出现胃脘疼痛、恶心等胃气上逆症状时,按摩胃俞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通过专业手法按摩,可调节胃部气机,减轻症状。
三焦俞 位置: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从第12胸椎棘突向下数1个椎体,即第1腰椎棘突,其旁开1.5寸处。
功效:调畅三焦气机、健脾利湿。
对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有一定调节作用。
应用:对于脾虚湿盛导致的身体困重、水肿等情况,针刺或艾灸三焦俞穴,有助于促进三焦气化功能,改善水液代谢,减轻症状。
命门穴 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与肚脐相对应的后背位置,基本就在命门穴所在之处。
功效:补肾壮阳、培元固本。
虽然它主要与肾脏相关,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滋养。
命门之火能温煦脾阳,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应用:对于脾肾阳虚导致的五更泄泻(黎明前腹痛腹泻)等,艾灸命门穴可温补肾阳,进而提升脾阳,改善泄泻症状。
背部脾胃穴位图(1)
背部脾胃穴位图(2)
背部脾胃穴位图(3)
背部脾胃穴位图(4)
背部脾胃穴位图(5)
背部脾胃穴位图(6)
背部脾胃穴位图(7)
背部脾胃穴位图(8)
背部脾胃穴位图(9)
背部脾胃穴位图(10)
背部脾胃穴位图(11)
背部脾胃穴位图(12)
背部脾胃穴位图(13)
背部脾胃穴位图(14)
背部脾胃穴位图(15)
背部脾胃穴位图(16)
背部脾胃穴位图(17)
背部脾胃穴位图(18)
背部脾胃穴位图(19)
背部脾胃穴位图(20)
背部脾胃穴位图(21)
背部脾胃穴位图(22)
背部脾胃穴位图(23)
背部脾胃穴位图(24)
背部脾胃穴位图(25)
背部脾胃穴位图(26)
背部脾胃穴位图(27)
背部脾胃穴位图(28)
背部脾胃穴位图(29)
背部脾胃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