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护穴位图
中医认为,按摩或刺激特定穴位对眼睛有保健作用,有助于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等。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眼护穴位: 睛明穴 位置: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功效:睛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治疗眼部疾病的重要穴位。
刺激睛明穴可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睛干涩、红肿、疼痛等症状,对视物模糊、近视、远视等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时,将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放在睛明穴上,以穴位为中心,做轻柔的环形按摩,每次按摩 1 - 2 分钟,力度要适中,避免压迫眼球。
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功效:攒竹穴同样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通络的功效。
经常刺激该穴位能够有效缓解眼部疲劳、头痛、流泪等症状,对于麦粒肿、眼睑跳动等眼部问题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攒竹穴,其余四指自然弯曲搭在头部两侧。
按压时,由轻到重,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3 - 5 秒,重复 10 - 15 次。
鱼腰穴 位置: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功效:鱼腰穴是经外奇穴,刺激此穴位可以改善眼部的气血供应,对于缓解眼疲劳、减轻眼睑下垂、预防和改善鱼尾纹等有一定帮助,还能缓解因用眼过度导致的头晕目眩。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放在鱼腰穴上,做上下或左右方向的揉动,动作要轻柔缓慢,每次按摩 2 - 3 分钟。
丝竹空穴 位置:在面部,眉梢凹陷处。
功效:丝竹空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具有清头明目、散风止痛的作用。
刺激该穴位有助于改善眼部的新陈代谢,减轻眼睛红肿、疼痛等症状,对偏头痛、目眩等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按摩方法:用双手无名指指腹点按丝竹空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处感到微微酸胀为度,每次点按 1 - 2 分钟。
瞳子髎穴 位置:在面部,目外眦外侧 0.5 寸凹陷中。
功效:瞳子髎穴归属于足少阳胆经,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的功效。
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以促进眼部周围的气血流通,改善视力,减轻眼睛干涩、痒痛等不适症状,对预防和改善黑眼圈、鱼尾纹也有一定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按压瞳子髎穴,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次按摩 2 - 3 分钟,每天可按摩 2 - 3 次。
四白穴 位置:在面部,眶下孔处。
取穴位时,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功效:四白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疏风明目、健脾消积的作用。
刺激四白穴不仅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还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对面瘫、面肌痉挛等面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伸直,其余手指自然弯曲,将食指指腹放在四白穴上,稍微用力按压,以穴位处有明显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3 - 5 秒,重复 10 - 15 次。
日常护眼除了按摩这些穴位外,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注意用眼环境等。
如果眼部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
眼护穴位图(1)
眼护穴位图(2)
眼护穴位图(3)
眼护穴位图(4)
眼护穴位图(5)
眼护穴位图(6)
眼护穴位图(7)
眼护穴位图(8)
眼护穴位图(9)
眼护穴位图(10)
眼护穴位图(11)
眼护穴位图(12)
眼护穴位图(13)
眼护穴位图(14)
眼护穴位图(15)
眼护穴位图(16)
眼护穴位图(17)
眼护穴位图(18)
眼护穴位图(19)
眼护穴位图(20)
眼护穴位图(21)
眼护穴位图(22)
眼护穴位图(23)
眼护穴位图(24)
眼护穴位图(25)
眼护穴位图(26)
眼护穴位图(27)
眼护穴位图(28)
眼护穴位图(29)
眼护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