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穴位图详解
耳朵上分布着众多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的各个脏腑和器官相互关联,刺激耳部穴位可以调节相应脏腑功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耳朵穴位: 耳垂部穴位 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
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近视眼等眼部疾病。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 1 区。
常用于治疗牙痛、牙周炎、拔牙后疼痛等。
舌:在耳垂正面中下部,即耳垂 2 区。
可辅助治疗舌炎、口腔溃疡等。
面颊:在耳垂正面第五区。
对面部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痤疮等有一定疗效。
耳屏部穴位 外耳:在耳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处。
主要用于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等耳部病症。
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上 1/2 处。
对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有缓解作用。
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
可用于治疗发热、牙痛、麦粒肿等。
对耳屏部穴位 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
常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
颞:在对耳屏外侧面中部。
对偏头痛、眩晕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可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癫痫等。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
对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有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痛症、间日疟等。
耳舟部穴位 指: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 1 区。
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等。
腕:在耳舟中 1/3 处,即耳舟 3 区。
可用于治疗腕部扭伤、疼痛等。
肩:在耳舟下方处,即耳舟 5、6 区。
对肩部疼痛、肩周炎等有一定疗效。
三角窝部穴位 神门:在三角窝后 1/3 的上部,即三角窝 4 区。
有镇静、安神、止痛、止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烦躁、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盆腔:在三角窝后 1/3 的下部,即三角窝 5 区。
可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痛经等妇科疾病。
耳轮脚周围穴位 口:在耳轮脚下方前 1/3 处。
可治疗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 1/3 处。
常用于治疗吞咽困难、食道炎等。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
对胃痛、胃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有一定调节作用。
耳甲艇部穴位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
可治疗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
对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肾:在耳甲艇底部,对耳轮下脚下缘。
可治疗耳鸣、耳聋、眩晕、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腰腿痛等。
耳甲腔部穴位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可治疗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等。
肺:在耳甲腔中央周围。
对咳嗽、气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等有一定疗效。
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
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耳垂背面穴位 耳背心:在耳垂背面中央。
可治疗心悸、失眠、多梦等。
耳背肺:在耳垂背面内部。
对皮肤瘙痒、荨麻疹等有一定作用。
耳背肾:在耳垂背面下部。
可辅助治疗头晕、耳鸣、神经衰弱等。
在运用耳部穴位进行治疗或保健时,常见的方法有耳针疗法、耳穴贴压法等,但自行操作时需谨慎,若有疾病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
耳朵穴位图详解(1)
耳朵穴位图详解(2)
耳朵穴位图详解(3)
耳朵穴位图详解(4)
耳朵穴位图详解(5)
耳朵穴位图详解(6)
耳朵穴位图详解(7)
耳朵穴位图详解(8)
耳朵穴位图详解(9)
耳朵穴位图详解(10)
耳朵穴位图详解(11)
耳朵穴位图详解(12)
耳朵穴位图详解(13)
耳朵穴位图详解(14)
耳朵穴位图详解(15)
耳朵穴位图详解(16)
耳朵穴位图详解(17)
耳朵穴位图详解(18)
耳朵穴位图详解(19)
耳朵穴位图详解(20)
耳朵穴位图详解(21)
耳朵穴位图详解(22)
耳朵穴位图详解(23)
耳朵穴位图详解(24)
耳朵穴位图详解(25)
耳朵穴位图详解(26)
耳朵穴位图详解(27)
耳朵穴位图详解(28)
耳朵穴位图详解(29)
耳朵穴位图详解(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