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针刺穴位图
针刺穴位对牙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穴位: 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方法是,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功效:合谷穴是止痛要穴,对于各种牙痛都有较好的缓解效果,无论是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还是虚火牙痛等。
刺激该穴位能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针刺操作:常规消毒后,直刺0.5 - 1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一般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20 - 30分钟,期间可适当行针以增强针感。
颊车穴 位置: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功效:该穴位主要针对牙痛、牙关不利、颊肿等面部病症。
针刺颊车穴可疏通面部经络气血,缓解因经络阻滞引起的牙痛。
针刺操作:向地仓穴方向斜刺0.5 - 0.8寸,针刺时局部会有酸胀感,可根据病情行相应补泻手法,留针时间与合谷穴类似。
下关穴 位置: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当闭口取穴,张口时该穴位会有孔窍感。
功效:能有效缓解牙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疼痛症状。
通过针刺此穴,可调节面部气血运行,减轻疼痛。
针刺操作:直刺0.5 - 1寸,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有时会向周围扩散。
同样根据虚实情况采用相应补泻手法,留针20 - 30分钟。
内庭穴 位置: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功效: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对于胃火上炎导致的牙痛效果显著,可清泻胃火、凉血止痛。
针刺操作:直刺或斜刺0.5 - 0.8寸,得气后行针,实证多用泻法,留针20 - 30分钟。
太溪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虚导致的虚火牙痛。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针刺此穴可滋补肾阴、清虚火,从而缓解牙痛。
针刺操作:直刺0.5 - 1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根据病情采用补法为主,留针20 - 30分钟。
针刺穴位治疗牙痛需要专业医生操作,不可自行盲目针刺。
如果牙痛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
牙痛针刺穴位图(1)
牙痛针刺穴位图(2)
牙痛针刺穴位图(3)
牙痛针刺穴位图(4)
牙痛针刺穴位图(5)
牙痛针刺穴位图(6)
牙痛针刺穴位图(7)
牙痛针刺穴位图(8)
牙痛针刺穴位图(9)
牙痛针刺穴位图(10)
牙痛针刺穴位图(11)
牙痛针刺穴位图(12)
牙痛针刺穴位图(13)
牙痛针刺穴位图(14)
牙痛针刺穴位图(15)
牙痛针刺穴位图(16)
牙痛针刺穴位图(17)
牙痛针刺穴位图(18)
牙痛针刺穴位图(19)
牙痛针刺穴位图(20)
牙痛针刺穴位图(21)
牙痛针刺穴位图(22)
牙痛针刺穴位图(23)
牙痛针刺穴位图(24)
牙痛针刺穴位图(25)
牙痛针刺穴位图(26)
牙痛针刺穴位图(27)
牙痛针刺穴位图(28)
牙痛针刺穴位图(29)
牙痛针刺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