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穴位图
不太明确你所说“三大穴位”具体所指范畴。
人体穴位众多,在不同病症和养生保健方面有不同的关键穴位组合。
以下从常见养生和治疗咳嗽角度,分别列举“三大穴位”: 养生保健三大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简单找法是,正坐屈膝,同侧手张开,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前缘向下滑动,至食指尖所在位置就是足三里。
功效: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经常刺激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还能改善全身健康状况,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效果。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每次按压5 - 10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宜,每天可进行1 - 2次。
也可用艾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上方2 - 3厘米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周2 - 3次。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还可增强人体阳气,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改善虚寒体质。
按摩方法:仰卧位,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关元穴上做顺时针方向按揉,频率每分钟60 - 80次,每次按摩10 - 1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也可采用隔姜灸,将姜片放在穴位上,放上艾绒点燃施灸,每周2 - 3次。
神阙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健脾补气、温肾壮阳等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神阙穴可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常用于治疗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风脱证等危急重症。
按摩方法:洗净双手后,用掌心对准神阙穴,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环形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5 - 10分钟,每天1 - 2次。
也可采用中药敷贴法,将一些具有温阳、健脾等功效的中药研末,用醋或姜汁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保留8 - 12小时,隔天一次。
缓解咳嗽三大穴位(前面已详细介绍过部分,这里简略概括) 天突穴 位置: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宣通肺气、消痰止咳,对各种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病症有缓解作用,尤其针对寒邪犯肺或痰湿阻肺导致的咳嗽效果较好。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每次5 - 10分钟,每日多次。
肺俞穴 位置: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调节肺脏功能,增强肺的抵抗力,对各种咳嗽均有作用,可宣肺止咳、疏风清热、补益肺气。
按摩方法:用食指关节或拇指指腹按揉,每次左右两侧各按揉3 - 5分钟,以局部微微发红、有温热感为宜;也可艾灸10 - 15分钟。
列缺穴 位置: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
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对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咳嗽、头痛、咽痛等初期症状有较好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力度由轻到重,每次3 - 5分钟,每天3 - 4次 。
三大穴位图(1)
三大穴位图(2)
三大穴位图(3)
三大穴位图(4)
三大穴位图(5)
三大穴位图(6)
三大穴位图(7)
三大穴位图(8)
三大穴位图(9)
三大穴位图(10)
三大穴位图(11)
三大穴位图(12)
三大穴位图(13)
三大穴位图(14)
三大穴位图(15)
三大穴位图(16)
三大穴位图(17)
三大穴位图(18)
三大穴位图(19)
三大穴位图(20)
三大穴位图(21)
三大穴位图(22)
三大穴位图(23)
三大穴位图(24)
三大穴位图(25)
三大穴位图(26)
三大穴位图(27)
三大穴位图(28)
三大穴位图(29)
三大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