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穴位图示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对于咳嗽有辅助治疗作用的穴位: 天突穴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也就是在喉结下方,胸骨上缘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一般采用点按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穴位,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 - 10分钟,每日可操作多次。
功效:该穴位主要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呼吸道病症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尤其对寒邪犯肺或痰湿阻肺导致的咳嗽效果较为明显。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可以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轻轻揉按该穴位,频率约每分钟60 - 80次,每次按摩10 - 15分钟;也可用拇指点按,力度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佳。
功效:膻中穴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
对于咳嗽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特别是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的咳嗽,刺激此穴能起到疏解气机、减轻咳嗽的效果。
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便取穴法是低头时,摸到颈后最高的骨头(第七颈椎棘突),往下数三个椎体,旁开两横指处即为肺俞穴。
操作方法:通常采用按揉法,双手握拳,用食指关节或拇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次左右两侧穴位各按揉3 - 5分钟,力度以局部微微发红、有温热感为宜。
也可进行艾灸,用艾条温和灸10 - 15分钟。
功效: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直接与肺部相连,能调节肺脏功能,增强肺的抵抗力。
对于各种咳嗽,无论是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刺激肺俞穴都能起到宣肺止咳、疏风清热、补益肺气等作用。
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时,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即是。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可操作3 - 4次。
功效: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络穴,能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对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初期咳嗽。
尺泽穴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屈肘时,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外侧缘的凹陷中可以找到。
操作方法:一般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稍重,以局部有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日2 - 3次。
也可进行点刺放血,但需专业人士操作。
功效:尺泽穴为肺经合穴,具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功效。
对于肺热壅盛导致的咳嗽、气喘、咳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常配合其他穴位治疗热性咳嗽。
咳嗽穴位图示(1)
咳嗽穴位图示(2)
咳嗽穴位图示(3)
咳嗽穴位图示(4)
咳嗽穴位图示(5)
咳嗽穴位图示(6)
咳嗽穴位图示(7)
咳嗽穴位图示(8)
咳嗽穴位图示(9)
咳嗽穴位图示(10)
咳嗽穴位图示(11)
咳嗽穴位图示(12)
咳嗽穴位图示(13)
咳嗽穴位图示(14)
咳嗽穴位图示(15)
咳嗽穴位图示(16)
咳嗽穴位图示(17)
咳嗽穴位图示(18)
咳嗽穴位图示(19)
咳嗽穴位图示(20)
咳嗽穴位图示(21)
咳嗽穴位图示(22)
咳嗽穴位图示(23)
咳嗽穴位图示(24)
咳嗽穴位图示(25)
咳嗽穴位图示(26)
咳嗽穴位图示(27)
咳嗽穴位图示(28)
咳嗽穴位图示(29)
咳嗽穴位图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