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针灸穴位图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临床上常用且较为正规的针灸穴位,涵盖不同经络和部位: 头部穴位 百会穴 所属经络:督脉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简便取穴法:两耳尖向上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中风失语、癫狂痫证等。
针法:平刺0.5 - 0.8寸。
神庭穴 所属经络:督脉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等。
针法:平刺0.3 - 0.5寸。
面部穴位 睛明穴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近视、夜盲等各种眼疾。
针法:嘱患者闭目,医者押手轻轻固定眼球,刺手持针,于眶缘和眼球之间缓慢直刺0.5 - 1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迎香穴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等。
针法: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 - 0.5寸。
上肢穴位 合谷穴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发热恶寒、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
针法:直刺0.5 - 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孕妇不宜针。
内关穴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眩晕、偏头痛等。
针法:直刺0.5 - 1寸。
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痫、脚气、虚劳羸瘦等。
此穴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
针法:直刺1 - 2寸。
三阴交穴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针法:直刺1 - 1.5寸。
孕妇禁针。
腹部穴位 中脘穴 所属经络:任脉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针法:直刺1 - 1.5寸。
关元穴 所属经络:任脉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少腹疼痛、疝气;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针法:直刺1 - 1.5寸;多用灸法。
孕妇慎用。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自行针灸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正规针灸穴位图(1)
正规针灸穴位图(2)
正规针灸穴位图(3)
正规针灸穴位图(4)
正规针灸穴位图(5)
正规针灸穴位图(6)
正规针灸穴位图(7)
正规针灸穴位图(8)
正规针灸穴位图(9)
正规针灸穴位图(10)
正规针灸穴位图(11)
正规针灸穴位图(12)
正规针灸穴位图(13)
正规针灸穴位图(14)
正规针灸穴位图(15)
正规针灸穴位图(16)
正规针灸穴位图(17)
正规针灸穴位图(18)
正规针灸穴位图(19)
正规针灸穴位图(20)
正规针灸穴位图(21)
正规针灸穴位图(22)
正规针灸穴位图(23)
正规针灸穴位图(24)
正规针灸穴位图(25)
正规针灸穴位图(26)
正规针灸穴位图(27)
正规针灸穴位图(28)
正规针灸穴位图(29)
正规针灸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