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下面穴位图
下巴下面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承浆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即面部下唇下方,嘴唇与下巴边缘连线中点的凹陷位置。
功效主治:具有生津敛液、舒筋活络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突然不能说话)等病症。
在美容方面,对缓解面部肌肉紧张,改善面部气色有一定帮助。
刺激该穴位可调节口腔周围气血运行,促进津液分泌与代谢。
保健应用:日常保健时,可用手指指腹轻轻按揉承浆穴,每次按揉3 - 5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也可采用艾灸的方式,用艾条温和灸,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每次灸10 - 15分钟,每周2 - 3次,能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廉泉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也就是在下巴下方,喉结上方,舌骨和下颌之间的凹陷部位。
功效主治:有清利咽喉、消肿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强不语、咽喉肿痛、暴喑、吞咽困难等病症。
从中医理论来讲,它与人体的咽喉、口腔及神志等方面密切相关,刺激此穴位可调节相关经络气血,改善相应症状。
保健应用:按摩时,将食指或中指指腹放在廉泉穴上,做轻柔的环形按揉,每次约5分钟,每日可进行2 - 3次。
针刺该穴位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和准确。
天突 定位: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处于下巴正下方,两锁骨中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利咽开音。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等肺系及咽喉病症。
此穴位是任脉与阴维脉的交会穴,对调节人体气机、特别是肺部的气机有着重要作用,可促进肺气的宣发与肃降。
保健应用:自我保健时,可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天突穴,每次按压3 - 5分钟,力度以感觉舒适、不引起疼痛为宜。
也可配合呼吸进行,吸气时轻轻下压,呼气时放松。
若采用艾灸,需注意距离和温度,避免烫伤皮肤,每次艾灸10 - 15分钟即可。
下巴下面穴位图(1)
下巴下面穴位图(2)
下巴下面穴位图(3)
下巴下面穴位图(4)
下巴下面穴位图(5)
下巴下面穴位图(6)
下巴下面穴位图(7)
下巴下面穴位图(8)
下巴下面穴位图(9)
下巴下面穴位图(10)
下巴下面穴位图(11)
下巴下面穴位图(12)
下巴下面穴位图(13)
下巴下面穴位图(14)
下巴下面穴位图(15)
下巴下面穴位图(16)
下巴下面穴位图(17)
下巴下面穴位图(18)
下巴下面穴位图(19)
下巴下面穴位图(20)
下巴下面穴位图(21)
下巴下面穴位图(22)
下巴下面穴位图(23)
下巴下面穴位图(24)
下巴下面穴位图(25)
下巴下面穴位图(26)
下巴下面穴位图(27)
下巴下面穴位图(28)
下巴下面穴位图(29)
下巴下面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