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脾根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脾俞穴”。

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位置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简单的取穴方法是,先找到两侧肩胛下角,两下角连线与脊柱相交处为第7胸椎棘突,由此向下数4个椎体,即第11胸椎棘突,其下方左右旁开约两横指宽(1.5寸 ,这里的寸是同身寸,以患者本人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处就是脾俞穴。

主治病症 消化系统疾病:对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痢疾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比如对于长期脾胃功能差,进食后容易腹胀不消化的人群,刺激脾俞穴有助于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症状。

血液系统病症:可用于治疗各种血虚证,像面色萎黄、眩晕、失眠等。

中医认为脾主生血、统血,刺激脾俞穴能调节脾脏功能,促进血液生成和正常运行。

其他:还能辅助治疗背痛、黄疸等病症,并且对于改善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等情况也有一定作用。

保健作用与按摩方法 保健作用:经常刺激脾俞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消食化积等功效,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尤其适合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日常保健。

按摩方法: 指压按摩:患者可俯卧位或正坐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在双侧脾俞穴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搭在背部。

适当用力,以穴位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度,每次按压3 - 5秒,然后松开,重复操作10 - 15次。

艾灸:采用温和灸的方式,点燃艾条一端,距离脾俞穴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侧穴位灸15 - 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艾灸频率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2 - 3次。

但需注意,艾灸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皮肤过敏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3)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4)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5)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6)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7)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8)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9)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0)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1)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2)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3)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4)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5)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6)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7)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8)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19)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0)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1)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2)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3)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4)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5)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6)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7)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8)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29)

脾根穴位图

脾根穴位图(30)

您可能感兴趣

十四正经穴位图

十四正经穴位图

十二正经高清穴位图系列之心包,三焦,胆,肝经及易堵塞穴位关 十四

牙疼穴位图解

牙疼穴位图解

牙齿保卫战07之4个穴位快速缓解牙痛6015牙疼难受多按这几个穴位

肺部后背穴位图

肺部后背穴位图

【腧穴释义】 肺,指肺脏.经络穴位 肺腧肺俞穴的功效一般包括养阴

儿童增高穴位图

儿童增高穴位图

孩子想长高,每天按4个长高穴,长得快 长高夏季长高,多给孩子按摩3

阳临泉穴位图

阳临泉穴位图

汤医科普 | 且行且珍膝,艾灸来助力|艾灸头晕的原因|耳鸣|腹胀|脏

高清中脘穴位图

高清中脘穴位图

健康养生 认穴识灸 | 中脘穴 穴位释义 中脘穴属任脉,也是胃的募

保健眼睛穴位图

保健眼睛穴位图

灵艾四季艾黄金眼贴新品成功研发上市中医护眼8大穴位6015眼睛疲

肘窝的穴位图

肘窝的穴位图

【每日一穴】(肺经) 5,尺泽穴:胳膊肘有个窝就是操作:用四指并拢

哮喘穴位图片

哮喘穴位图片

咳嗽手上找穴位.【位置】咳喘穴在无名指和小指骨缝的间隙处 【名

高清骨骼穴位图

高清骨骼穴位图

中医人体骨骼脉络图人体骨骼结构图/人体解剖学.无论是学习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