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根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脾俞穴”。
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位置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简单的取穴方法是,先找到两侧肩胛下角,两下角连线与脊柱相交处为第7胸椎棘突,由此向下数4个椎体,即第11胸椎棘突,其下方左右旁开约两横指宽(1.5寸 ,这里的寸是同身寸,以患者本人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处就是脾俞穴。
主治病症 消化系统疾病:对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痢疾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比如对于长期脾胃功能差,进食后容易腹胀不消化的人群,刺激脾俞穴有助于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症状。
血液系统病症:可用于治疗各种血虚证,像面色萎黄、眩晕、失眠等。
中医认为脾主生血、统血,刺激脾俞穴能调节脾脏功能,促进血液生成和正常运行。
其他:还能辅助治疗背痛、黄疸等病症,并且对于改善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等情况也有一定作用。
保健作用与按摩方法 保健作用:经常刺激脾俞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消食化积等功效,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尤其适合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日常保健。
按摩方法: 指压按摩:患者可俯卧位或正坐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在双侧脾俞穴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搭在背部。
适当用力,以穴位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度,每次按压3 - 5秒,然后松开,重复操作10 - 15次。
艾灸:采用温和灸的方式,点燃艾条一端,距离脾俞穴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侧穴位灸15 - 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艾灸频率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2 - 3次。
但需注意,艾灸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皮肤过敏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脾根穴位图(1)
脾根穴位图(2)
脾根穴位图(3)
脾根穴位图(4)
脾根穴位图(5)
脾根穴位图(6)
脾根穴位图(7)
脾根穴位图(8)
脾根穴位图(9)
脾根穴位图(10)
脾根穴位图(11)
脾根穴位图(12)
脾根穴位图(13)
脾根穴位图(14)
脾根穴位图(15)
脾根穴位图(16)
脾根穴位图(17)
脾根穴位图(18)
脾根穴位图(19)
脾根穴位图(20)
脾根穴位图(21)
脾根穴位图(22)
脾根穴位图(23)
脾根穴位图(24)
脾根穴位图(25)
脾根穴位图(26)
脾根穴位图(27)
脾根穴位图(28)
脾根穴位图(29)
脾根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