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天枢穴位图
天枢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归属足阳明胃经,是大肠之募穴,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艾灸天枢穴具有多种功效,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功效作用 调理肠胃:天枢穴与肠道功能密切相关,艾灸此穴位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对于改善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等常见肠胃问题效果显著。
例如,对于因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艾灸天枢穴后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调节月经:在妇科方面,艾灸天枢穴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缓解经期不适。
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培元固本:艾灸天枢穴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起到培元固本、预防疾病的作用,使人身体更具抵抗力,减少患病几率。
艾灸方法 温和灸: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点燃艾条一端,对准天枢穴,距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个穴位灸15 - 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每天或隔天艾灸一次,5 - 10次为一个疗程。
回旋灸:同样点燃艾条,在距离天枢穴皮肤3厘米左右的位置,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灼痛。
这种方法能扩大受热面积,增强艾灸效果。
每个穴位艾灸15 - 20分钟,频率和疗程与温和灸相似。
隔姜灸:将鲜姜切成厚度约2 - 3毫米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上扎几个小孔,放在天枢穴上,再将艾绒做成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局部有明显灼痛时,更换艾炷继续灸。
一般灸3 - 5壮(一壮即为一个艾炷从点燃到燃尽)。
隔姜灸火力较强,适合虚寒症状较为明显的人群,每周可进行2 - 3次,3 - 5次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艾灸前: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如果过饥、过饱、醉酒,不宜马上艾灸天枢穴。
此外,要选择一个舒适、温暖、安静的环境进行艾灸,确保身体放松。
艾灸时:注意掌握好艾灸的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尤其是采用直接灸法时,更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
如果在艾灸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艾灸,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可饮用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急救。
艾灸后: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因为艾灸后全身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接触冷水容易导致寒湿之气入侵体内。
艾灸后要喝一杯温热的开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另外,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
艾灸天枢穴位图(1)
艾灸天枢穴位图(2)
艾灸天枢穴位图(3)
艾灸天枢穴位图(4)
艾灸天枢穴位图(5)
艾灸天枢穴位图(6)
艾灸天枢穴位图(7)
艾灸天枢穴位图(8)
艾灸天枢穴位图(9)
艾灸天枢穴位图(10)
艾灸天枢穴位图(11)
艾灸天枢穴位图(12)
艾灸天枢穴位图(13)
艾灸天枢穴位图(14)
艾灸天枢穴位图(15)
艾灸天枢穴位图(16)
艾灸天枢穴位图(17)
艾灸天枢穴位图(18)
艾灸天枢穴位图(19)
艾灸天枢穴位图(20)
艾灸天枢穴位图(21)
艾灸天枢穴位图(22)
艾灸天枢穴位图(23)
艾灸天枢穴位图(24)
艾灸天枢穴位图(25)
艾灸天枢穴位图(26)
艾灸天枢穴位图(27)
艾灸天枢穴位图(28)
艾灸天枢穴位图(29)
艾灸天枢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