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特效穴位图
立春时节,人体阳气开始升发,通过刺激一些特定穴位,有助于顺应节气变化,调节身体机能。
以下是一些立春时节的特效穴位: 大椎穴 位置: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大椎穴为督脉之穴,督脉主一身之阳气。
立春时刺激大椎穴,可激发人体阳气的升发,增强抵抗力,预防春季常见的感冒、咳嗽等疾病,还能改善颈部不适 。
应用: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用艾条温和灸15 - 2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也可进行按摩,将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按压大椎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1 - 2次。
肝俞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肝俞穴是肝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
立春对应五行中的木,与肝脏相应。
刺激肝俞穴可疏肝理气、养血明目,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顺应春季养肝的特点,改善因肝郁气滞引起的情绪不佳、胁肋胀痛等症状。
应用:按摩时,双手握拳,用食指关节点揉肝俞穴,每次点揉3 - 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进行拔罐,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留罐时间一般为10 - 15分钟。
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功效: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作用。
春季肝气容易亢盛,刺激太冲穴能够调节肝气的疏泄,使肝气条达舒畅,缓解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等症状。
应用: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稍用力,以穴位处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次按压5 - 10分钟,每天1 - 2次;也可以进行艾灸,温和灸10 - 15分钟。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有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的功效。
立春后,脾胃功能也需要逐渐适应季节变化,刺激足三里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助于阳气的生长和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应用:日常保健可采用按摩的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每侧穴位按揉3 - 5分钟,每天2 - 3次;也可艾灸,每周2 - 3次,每次15 - 20分钟。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的交会之处。
立春时刺激此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促进气血运行,协调身体阴阳平衡,尤其适合女性在春季调节内分泌和妇科方面的问题。
应用: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三阴交穴,每次按压3 - 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进行艾灸,温和灸10 - 15分钟。
立春特效穴位图(1)
立春特效穴位图(2)
立春特效穴位图(3)
立春特效穴位图(4)
立春特效穴位图(5)
立春特效穴位图(6)
立春特效穴位图(7)
立春特效穴位图(8)
立春特效穴位图(9)
立春特效穴位图(10)
立春特效穴位图(11)
立春特效穴位图(12)
立春特效穴位图(13)
立春特效穴位图(14)
立春特效穴位图(15)
立春特效穴位图(16)
立春特效穴位图(17)
立春特效穴位图(18)
立春特效穴位图(19)
立春特效穴位图(20)
立春特效穴位图(21)
立春特效穴位图(22)
立春特效穴位图(23)
立春特效穴位图(24)
立春特效穴位图(25)
立春特效穴位图(26)
立春特效穴位图(27)
立春特效穴位图(28)
立春特效穴位图(29)
立春特效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