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脸面穴位图
脸上分布着众多穴位,这些穴位与身体的经络系统紧密相连,对调节气血、脏腑功能以及治疗多种疾病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脸面穴位: 睛明穴 位置: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作用: 此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明目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各种眼部疾病,如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白内障等,还能缓解眼疲劳、眼干涩等不适症状。
刺激睛明穴能够促进眼部周围的气血循环,改善眼睛的营养供应,从而维护眼睛的正常功能。
应用:当出现眼睛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等情况时,可轻轻按压睛明穴。
按摩时,需闭上眼睛,用双手食指指腹缓慢、轻柔地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 - 5秒,重复10 - 15次。
注意按压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眼球。
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作用:同样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功效。
对于头痛、眉棱骨痛、眼睑跳动、迎风流泪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调节眼部周围的气血运行,舒缓眼部肌肉紧张,减轻因用眼过度或外感风邪引起的不适。
应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眼睛疲劳、头痛时,可按摩攒竹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攒竹穴,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度,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1 - 2分钟。
鱼腰穴 位置: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作用:该穴位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和面部神经疾病。
具有镇惊安神、疏风通络的作用,可缓解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等症状。
刺激鱼腰穴能改善眼部及周围组织的气血流通,对调节面部神经功能也有一定帮助。
应用:如果出现眼睑痉挛,可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鱼腰穴,每次按压持续1 - 2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作用: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重要作用。
是治疗鼻塞、流涕、鼻渊(鼻窦炎)、鼻衄(鼻出血)等鼻部疾病的常用穴位。
此外,对面部神经麻痹、面痒等也有一定疗效。
通过刺激迎香穴,可以促进鼻腔周围的气血运行,增强鼻腔的生理功能,抵御外邪入侵。
应用:感冒引起鼻塞不通时,可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迎香穴,力度适中,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次按揉3 - 5分钟,能有效缓解鼻塞症状。
地仓穴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作用:归足阳明胃经,具有疏风通络、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口歪、流涎、眼睑瞤动等面部病症。
它能调节面部肌肉的运动和气血运行,对于改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面部肌肉异常有一定作用。
应用:当出现面神经麻痹导致口眼歪斜时,可配合其他穴位按摩地仓穴。
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地仓穴,每次按揉2 - 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有助于促进面部功能恢复。
颊车穴 位置: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作用:也是足阳明胃经穴位,有疏风清热、开关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牙痛、牙关紧闭、颊肿、口歪等病症。
刺激颊车穴可以调节面部气血,缓解面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症状。
应用:牙痛发作时,可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颊车穴,以穴位处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持续按压1 - 2分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痛。
下关穴 位置: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作用:属足阳明胃经,具有疏风止痛、聪耳通络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牙痛、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病症,还对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通过刺激下关穴,可以改善面部及耳部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和调节耳部功能。
应用:患有颞颌关节紊乱,出现张口疼痛、关节弹响等症状时,可将双手拇指放在下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3 - 4次。
看脸面穴位图(1)
看脸面穴位图(2)
看脸面穴位图(3)
看脸面穴位图(4)
看脸面穴位图(5)
看脸面穴位图(6)
看脸面穴位图(7)
看脸面穴位图(8)
看脸面穴位图(9)
看脸面穴位图(10)
看脸面穴位图(11)
看脸面穴位图(12)
看脸面穴位图(13)
看脸面穴位图(14)
看脸面穴位图(15)
看脸面穴位图(16)
看脸面穴位图(17)
看脸面穴位图(18)
看脸面穴位图(19)
看脸面穴位图(20)
看脸面穴位图(21)
看脸面穴位图(22)
看脸面穴位图(23)
看脸面穴位图(24)
看脸面穴位图(25)
看脸面穴位图(26)
看脸面穴位图(27)
看脸面穴位图(28)
看脸面穴位图(29)
看脸面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