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鸣穴位图
中医认为,耳鸣与人体经络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相关,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脏腑的作用,从而缓解右耳鸣症状。
以下是一些与右耳鸣相关的穴位: 耳部周围穴位 耳门穴 位置: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取穴位时,可将嘴巴微微张开,在耳屏上缘前方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凹陷,此处即为耳门穴。
功效:清泻肝胆、聪耳利窍,多用于改善耳鸣、耳聋、聤耳(化脓性中耳炎之类病症 )、齿痛等。
对右侧耳鸣有一定的针对性调理作用,刺激该穴位可促进耳部气血运行,减轻耳鸣症状。
听宫穴 位置: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处。
张嘴时,此穴位会呈现出明显的凹陷。
功效:具有疏风清热、宣通耳窍的功效,常用于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等病症的治疗。
对于右侧耳鸣患者,按摩听宫穴有助于调节耳部经气,改善听觉功能。
听会穴 位置: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可起到聪耳、开窍、通络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面痛、口眼歪斜等。
刺激听会穴能够改善耳部的气血供应,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右侧耳鸣。
上肢穴位 中渚穴 位置:在手背部,当环指(无名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功效:清利三焦、通络开窍、清热止痛,可用于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热病、手指不能屈伸等。
按摩中渚穴可调节三焦经气血,使气血通畅到达耳部,减轻右侧耳鸣症状。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
功效: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五官诸疾,如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
刺激合谷穴可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耳部气血,对右侧耳鸣有辅助治疗作用。
下肢穴位 太冲穴 位置: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常用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胁痛、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小儿惊风、遗尿、淋证、下肢痿痹、足跗肿痛等。
由于耳鸣可能与肝郁化火等因素有关,按摩太冲穴可清肝泻火,改善因肝火上扰引起的右侧耳鸣。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可用于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痫、脚气、虚劳羸瘦等。
足三里为保健要穴,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为耳部提供充足的气血营养,对改善右侧耳鸣也有一定帮助。
右耳鸣穴位图(1)
右耳鸣穴位图(2)
右耳鸣穴位图(3)
右耳鸣穴位图(4)
右耳鸣穴位图(5)
右耳鸣穴位图(6)
右耳鸣穴位图(7)
右耳鸣穴位图(8)
右耳鸣穴位图(9)
右耳鸣穴位图(10)
右耳鸣穴位图(11)
右耳鸣穴位图(12)
右耳鸣穴位图(13)
右耳鸣穴位图(14)
右耳鸣穴位图(15)
右耳鸣穴位图(16)
右耳鸣穴位图(17)
右耳鸣穴位图(18)
右耳鸣穴位图(19)
右耳鸣穴位图(20)
右耳鸣穴位图(21)
右耳鸣穴位图(22)
右耳鸣穴位图(23)
右耳鸣穴位图(24)
右耳鸣穴位图(25)
右耳鸣穴位图(26)
右耳鸣穴位图(27)
右耳鸣穴位图(28)
右耳鸣穴位图(29)
右耳鸣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