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润光泽穴位图
中医认为,通过刺激一些穴位,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使面色呈现红润光泽。
以下为您介绍相关穴位: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刺激足三里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使面色红润。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每次按压5 - 10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天可早晚各进行一次。
气海穴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气海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充足的元气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刺激气海穴可推动气血运行,改善面色无华等情况。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按揉气海穴,力度适中,每次按揉10 - 15分钟,每日1 - 2次。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对侧取法仿此。
功效: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作用,能调节血液循环,养血活血,从而让面色变得红润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血海穴,每次按揉3 - 5分钟,以穴位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度,每天可按摩1 - 2次。
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的作用。
通过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促进气血生成与运行,改善面色。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三阴交穴,每次按压10 - 15分钟,以局部感到酸麻胀为宜,每日可按摩1 - 2次。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关元穴为人体元阴元阳之交会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刺激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推动气血运行,使面色恢复红润光泽。
按摩方法:双手重叠,以关元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柔打圈按摩,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每天1 - 2次。
百会穴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功效:百会穴归属督脉,有醒脑开窍、升阳举陷等功效。
刺激百会穴可促进头部气血循环,改善面部气色,使人精神饱满,面色红润。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百会穴,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也可用手掌轻轻拍打百会穴区域,力度适中,每次拍打3 - 5分钟。
红润光泽穴位图(1)
红润光泽穴位图(2)
红润光泽穴位图(3)
红润光泽穴位图(4)
红润光泽穴位图(5)
红润光泽穴位图(6)
红润光泽穴位图(7)
红润光泽穴位图(8)
红润光泽穴位图(9)
红润光泽穴位图(10)
红润光泽穴位图(11)
红润光泽穴位图(12)
红润光泽穴位图(13)
红润光泽穴位图(14)
红润光泽穴位图(15)
红润光泽穴位图(16)
红润光泽穴位图(17)
红润光泽穴位图(18)
红润光泽穴位图(19)
红润光泽穴位图(20)
红润光泽穴位图(21)
红润光泽穴位图(22)
红润光泽穴位图(23)
红润光泽穴位图(24)
红润光泽穴位图(25)
红润光泽穴位图(26)
红润光泽穴位图(27)
红润光泽穴位图(28)
红润光泽穴位图(29)
红润光泽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