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根穴位图示
乳根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足阳明胃经,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 穴位定位 标准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
简易取穴:仰卧位,先找到乳头,向下平移一个肋间隙(乳头通常位于第4肋间隙 ),再旁开前正中线4寸(两横指宽约为1寸,四横指宽约为3寸,可大致估算距离)处,即为此穴。
2. 解剖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
浅层布有第5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
深层有胸肩峰动、静脉胸肌支和第5肋间神经、第5肋间动、静脉。
3. 生理功能 调节气血: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乳根穴作为胃经穴位,可调节本经气血,为乳房提供充足的气血濡养,维持乳房正常的生理功能。
宣肺利气:该穴位所处位置靠近胸部,与肺脏相邻,刺激此穴可起到宣通肺气、调节呼吸的作用。
健脾和胃:脾胃相表里,胃经气血通畅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促进消化吸收。
4. 主治病症 乳房疾病:是治疗乳房相关病症的常用穴位,如乳腺炎、乳腺增生、乳汁分泌不足、乳房胀痛等。
对于产后缺乳,通过刺激乳根穴可促进乳汁分泌;对于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疼痛,能起到一定的疏通经络、化瘀止痛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可辅助治疗咳嗽、气喘、呃逆等。
当肺气上逆出现咳嗽、气喘症状时,刺激乳根穴能帮助调节肺气,使其肃降功能恢复正常,从而缓解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对胃脘痛、噎膈等消化系统病症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通过调节胃经气血,改善胃部的气血运行,缓解胃脘部的疼痛不适 。
5. 刺灸方法 针刺方法:斜刺或平刺0.5 - 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可向乳房扩散。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5 - 15分钟,或艾炷灸3 - 5壮。
艾灸此穴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益气养血,尤其适用于虚寒性病症。
6. 日常保健 女性在经期或孕期,乳房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此时可适当按摩乳根穴来缓解。
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穴位,以穴位局部有轻微的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摩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2 - 3次。
对于想要促进胸部健康发育的女性,除了进行适当的运动外,也可配合按摩乳根穴。
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胸部的气血循环,增强胸部肌肉弹性 。
乳根穴位图示(1)
乳根穴位图示(2)
乳根穴位图示(3)
乳根穴位图示(4)
乳根穴位图示(5)
乳根穴位图示(6)
乳根穴位图示(7)
乳根穴位图示(8)
乳根穴位图示(9)
乳根穴位图示(10)
乳根穴位图示(11)
乳根穴位图示(12)
乳根穴位图示(13)
乳根穴位图示(14)
乳根穴位图示(15)
乳根穴位图示(16)
乳根穴位图示(17)
乳根穴位图示(18)
乳根穴位图示(19)
乳根穴位图示(20)
乳根穴位图示(21)
乳根穴位图示(22)
乳根穴位图示(23)
乳根穴位图示(24)
乳根穴位图示(25)
乳根穴位图示(26)
乳根穴位图示(27)
乳根穴位图示(28)
乳根穴位图示(29)
乳根穴位图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