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脘穴位图
你可能想问的是“关元穴”和“中脘穴”,这两个都是人体重要的穴位: 关元穴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简便取穴法: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在肚脐下量出3寸的位置就是关元穴。
主治病症 生殖系统疾病:对男性遗精、阳痿、早泄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不孕等妇科病症也常选用此穴。
中医认为,关元穴与人体生殖机能密切相关,刺激该穴位可调节生殖系统的气血运行,改善相关病症。
泌尿系统疾病:尿频、尿急、遗尿等泌尿系统问题也可通过刺激关元穴来辅助治疗。
它能调节膀胱的气化功能,增强泌尿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疾病:腹痛、泄泻、痢疾等消化系统病症也在其治疗范围内。
刺激关元穴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保健作用:关元穴是人体保健要穴,长期坚持艾灸关元穴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增强身体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作用。
保健方法 按摩:用手掌根部对准关元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每天1 - 2次。
按摩力度要适中,以局部有温热、酸胀感为宜。
艾灸: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关元穴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周可进行2 - 3次。
但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中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同样可以用手指测量,四横指宽为3寸,再加1寸(约大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在肚脐上方量出4寸的位置就是中脘穴。
主治病症 消化系统病症: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位,如胃痛、胃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泄泻、便秘等。
中脘穴位于胃脘部,直接作用于脾胃,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缓解各种胃部不适症状。
神经系统病症:对失眠、癫狂、痫证等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从而滋养心神,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其他病症:还可用于治疗黄疸等病症,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肝胆的疏泄和胆汁的排泄,对黄疸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保健方法 按摩:双手重叠,以掌心对准中脘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摩,再逆时针方向按摩,每次各按摩50 - 100圈,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
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舒适为度。
艾灸:使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穴,每次艾灸10 - 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艾灸频率可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调整,一般每周2 - 3次。
艾灸中脘穴可温胃散寒、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
关脘穴位图(1)
关脘穴位图(2)
关脘穴位图(3)
关脘穴位图(4)
关脘穴位图(5)
关脘穴位图(6)
关脘穴位图(7)
关脘穴位图(8)
关脘穴位图(9)
关脘穴位图(10)
关脘穴位图(11)
关脘穴位图(12)
关脘穴位图(13)
关脘穴位图(14)
关脘穴位图(15)
关脘穴位图(16)
关脘穴位图(17)
关脘穴位图(18)
关脘穴位图(19)
关脘穴位图(20)
关脘穴位图(21)
关脘穴位图(22)
关脘穴位图(23)
关脘穴位图(24)
关脘穴位图(25)
关脘穴位图(26)
关脘穴位图(27)
关脘穴位图(28)
关脘穴位图(29)
关脘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