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中医穴位图
中医有多个穴位与肺部相关,刺激这些穴位对肺部健康有积极作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手太阴肺经穴位 中府穴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作用:它是肺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具有调补肺气、止咳平喘、清泻肺热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肺部及呼吸道疾病。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压中府穴,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可按摩2 - 3次。
云门穴 位置: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作用:能宣肺止咳、化痰散结、通利关节,对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有助于改善肺部的气血运行。
按摩方法:将拇指指腹放在云门穴上,轻柔地按揉,顺逆时针各按揉1 - 2分钟,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
尺泽穴 位置: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作用:具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可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病症,还能缓解肘部疼痛。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尺泽穴,力度稍重,以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可按摩3 - 4次。
背部膀胱经穴位 肺俞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作用: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能调节肺脏功能,增强肺的防御能力,对各种肺部疾病,如咳嗽、气喘、盗汗、潮热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肺俞穴,力度适中,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次按压5 - 10分钟,每周可进行2 - 3次。
也可采用艾灸的方式,温和灸15 - 20分钟。
膏肓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作用:有补益肺气、养阴润肺、清热除蒸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等病症,对虚劳羸瘦、久病体虚等情况也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按揉膏肓穴,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也可借助按摩器具进行适度刺激。
任脉穴位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 上。
作用:为气会膻中,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可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对咳嗽、气喘、胸闷、心痛等心肺疾病有显著疗效。
按摩方法:用食指、中指并拢,以适当力度按揉膻中穴,每次按揉5 - 10分钟,每天可按摩2 - 3次。
其他穴位 鱼际穴 位置:在手部,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作用:能清利咽喉、清热凉血、通络,对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肺经有热的情况。
按摩方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腹按揉鱼际穴,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天可按摩3 - 4次。
这些穴位在维护肺部健康方面各有作用,但穴位按摩等操作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度进行,如有需要,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开展。
肺部中医穴位图(1)
肺部中医穴位图(2)
肺部中医穴位图(3)
肺部中医穴位图(4)
肺部中医穴位图(5)
肺部中医穴位图(6)
肺部中医穴位图(7)
肺部中医穴位图(8)
肺部中医穴位图(9)
肺部中医穴位图(10)
肺部中医穴位图(11)
肺部中医穴位图(12)
肺部中医穴位图(13)
肺部中医穴位图(14)
肺部中医穴位图(15)
肺部中医穴位图(16)
肺部中医穴位图(17)
肺部中医穴位图(18)
肺部中医穴位图(19)
肺部中医穴位图(20)
肺部中医穴位图(21)
肺部中医穴位图(22)
肺部中医穴位图(23)
肺部中医穴位图(24)
肺部中医穴位图(25)
肺部中医穴位图(26)
肺部中医穴位图(27)
肺部中医穴位图(28)
肺部中医穴位图(29)
肺部中医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