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若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治之。临床应用时,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

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的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生用、炒用或姜汁炙用。

相关名字:竹皮、青竹茹、淡竹茹、竹二青、竹子青。

产地:主产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性状鉴别:

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一般竹茹是越靠近竹外皮的颜色越绿,越往内里越白。饮片规格可分为青统,黄统,黄选,球统和球选。

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以身干、色绿、丝细均匀、质柔软、有弹性者为佳。

主治病证:

1.痰热、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竹茹甘寒性润,善清化热痰。治肺热咳嗽,痰黄稠者,常配瓜蒌、桑白皮等同用;治痰火内扰,胸闷痰多,心烦不寐者,常配枳实、半夏、茯苓,如温胆汤(《千金方》)。

2.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本品能清热降逆止呕,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常配黄连、黄芩、生姜等药用,如竹茹饮(《延年秘录》);若配人参、陈皮、生姜等,可治胃虚有热之呕吐,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治胎热之恶阻呕逆,常配枇杷叶、陈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

在生活中我们会时有吃坏肚子的时候,若出现呕吐多是因湿热或者胃虚热所导致, 而本品善于治疗湿热所导致的呕吐,常与黄连、半夏 、陈皮使用,若是胃虚热所导致的呕吐需与党参,甘草,生姜服用。《本经逢原》:竹茹专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此物尤其善于润肺开郁可清肺之热痰,清胃中火热之逆而平逆,它被古人誉为善扫瘀浊。

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使用注意: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治呕口宛,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医学入门》:“治虚烦不眠,伤寒劳复,阴筋肿缩腹痛,妊娠因惊心痛,小儿痫口噤,体热。”

3.《本草汇言》:“竹茹,清热化痰,下气止呃之药也。如前古治肺热热甚,咳逆上气,呕哕寒热及血溢崩中诸证。此药甘寒而降,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如诸病非因胃热者勿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物2,5-二甲氧基-对-苯醌,p-羟基苯甲醛,丁香酚等。

2.药理作用:竹茹粉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竹茹、生姜、茯苓、乌梅,水煎服。治疗妊娠恶阻10余例,疗效颇佳。(湖南医药杂志,1984,1:60);竹茹粉直接洒在溃疡面上,厚约2~3mm,略大于疮面,也可加盖消毒纱布。治疗皮肤溃疡百余例,一般2~5天即愈。(新医药学杂志,1978,6:32)

常见配伍:

配半夏,一寒一热,二药合用可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

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

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

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配石斛,共奏清胃热,养胃阴,和胃气,降呕逆之功,清中有补,补中有清,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胃虚有热,气失和降所致的饥而不食,反复呕吐,或干呕不止,口干烦渴等;对于妇女妊娠恶阻,胃气受胎热上扰而见的恶心呕吐也宜用之。

竹茹、生姜、芦根共称清胃三味。此三味为清胃降逆组合,竹茹清胃止呕,芦根清胃生津,凡胃热之呃逆、呕吐常取竹茹、芦根,对胃热之逆效果明显。惟竹茹有克伐胃气之弊,入辛温之生姜既加强降逆作用又可预防竹茹克伐胃气之虞。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海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海藻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娑罗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娑罗子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

中药海蛤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海蛤壳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前胡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前胡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海浮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海浮石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