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病证。

本类药物均为寒凉之品,原则上不宜用于虚寒性出血。又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故不宜过量久服。

大蓟和小蓟是中医临床中最常见的两味凉血消肿、止血止痛药,同属菊科植物,长相相似。野生的大蓟和小蓟,广泛的分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各个省份,本期中药是大蓟,后附两者鉴别用药。

中药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华北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华东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相关名字: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性状鉴别:

中药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①干燥全草,茎圆柱形,粗约4~10毫米,表面紫褐色或褐色,有纵皱纹,密被灰白色丝状络毛;质松而脆;折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却。叶片多数脱落,残留的叶绿褐色或焦褐色,多破碎皱缩,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质脆而易脱落。头状花序存留于枝端,管状花多萎落不存,总苞枯黄色,表面微带紫黑色,白色羽毛状冠毛外露。气微弱,味淡。以色灰绿、无杂质者为佳。

②干燥块根呈长圆锥形,或微弯曲,表面黑褐色,具细密的纵纹,有时有屈曲的纵槽;顶端和根茎相连部分带纤维性,末端细瘦部分通常切除,长6~10厘米,直径5~15毫米。质稍硬而脆,折断面较整齐,黄白色,略带颗粒状。以粗壮、无须根、芦头者为佳。

主治病证:

1.血热出血证。

本品寒凉而入血分,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诸出血证,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如《不居集》治九窍出血,常与小蓟相须为用;《本草汇言》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皆用鲜大蓟根或叶捣汁服;若治外伤出血,可用本品研末外敷。

2.热毒痈肿。

本品既能凉血解毒,又能散瘀消肿,无论内外痈肿都可运用,单味内服或外敷均可,以鲜品为佳。如《日华子本草》以大蓟叶生研调服治肠痈;《闽东本草》以鲜大蓟煎汤内服治肺痈;若外用治疮痈肿毒,多与盐共研,或鲜品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1.《品汇精要》:忌犯铁器。2.《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食之证。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

2.《本草经疏》:“大蓟根,陶云有毒,误也。女子赤白沃,血热所致也,胎因热则不安,血热妄行,溢出上窍则吐衄。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矣。”

3.《本草新编》:“大蓟,破血止血甚奇,消肿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于初起之血症大获奇功,而不能治久伤之血症也。盖性过于凉,非胃所善,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三萜和甾体类、挥发油类,长链炔醇类和黄酮苷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大蓟水煎剂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其水浸剂、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血压作用,乙醇浸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大、小蓟各30g,清水洗净,放碗中捣烂,挤出液汁,慢火炖开加糖服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中医杂志,1965,12:16);用大蓟100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若每剂加瘦肉30~60g,或猪肺30g同煎更好。连服3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肺结核26例,结果:痊愈4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11:489);用鲜大蓟根,洗净切细,捣烂取汁与食用菜油按比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治疗Ⅰ、Ⅱ烧烫伤患者182例,均在10~30天内痊愈(中医杂志,1988,3:13);另有以本品为主,内服或外用治疗高血压病、乳腺炎以及肌内注射所引起的硬结等。

鉴别用药

大、小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性状、功用有相似之处,故大小蓟常混称。至《证类本草》、《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才逐渐将其区别开来。

二者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炮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炮姜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具有温经止血之

中药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

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槐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槐花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

中药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

中药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

中药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凡药性峻猛,以破血逐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破血逐瘀药。本类药物味

中药白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前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