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病证。

本类药物均为寒凉之品,原则上不宜用于虚寒性出血。又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故不宜过量久服。

中药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多在夏、秋季节采收,除去粗梗及杂质,阴干,生用或炒炭用。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产。

相关名字:香柏、扁柏、柏树。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性状鉴别:

中药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主治病证:

1.血热出血证。本品苦涩性寒,善清血热,兼能收敛止血,为治各种出血病证之要药,尤以血热者为宜。若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与荷叶、地黄、艾叶同用,均取鲜品捣汁服之,如四生丸(《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治尿血、血淋,配蒲黄、小蓟、白茅根;治肠风、痔血或血痢,配槐花、地榆;治崩漏下血,多与芍药同用。本品亦可用于虚寒性出血,常配伍温里祛寒之药。若配伍干姜、艾叶等,可用治中气虚寒,吐血不止,如柏叶汤(《金匮要略》);若配伍川断、鹿茸、阿胶等,可用治下焦虚寒,便血不止,如断红汤(《张氏医通》)。

2.肺热咳嗽。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 3.脱发、须发早白。本品寒凉入血而祛风,古谓能“补阴”(《本草衍义补遗》)、“黑润鬓发”(《日华子本草》),故有生发乌发之效,适用于血热脱发、须发早白。如《孙真人食忌》以本品为末,和麻油涂之,治头发不生;《千金方》以生柏叶、附子研末,猪脂为丸,入汤中洗头,治脱发。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吐血、衄血、血痢、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2.《本草汇言》:“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热流溢于经络者,捣汁服之立止。凡历节风痱周身走注,痛极不能转动者,煮汁饮之即定。惟热伤血分与风湿伤筋者,两病专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如血病系热极妄行者可用,如阴虚肺燥,因咳动血者勿用也。如痹病系风湿闭滞者可用,如肝肾两亏,血枯髓败者勿用也。”

3.《本草求真》:“服此大能伐胃。虽有止血凉血之功,而气味与血无情,不过仗金气以制木,借炒黑以止血耳。《名医别录》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烫火伤损,生肌杀虫,灸罨冻疮,汁染须发最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侧柏叶中含挥发油0.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侧柏酮、侧柏烯、小茴香酮等;其它尚含黄酮类成分,如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等;叶中还含钾、钠、氮、磷、钙、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鲜侧柏叶,1岁以下每日20g,1~5岁30~50g,6~10岁60~100g,加水200~400 ml,煎取90~300 ml,分6次服,每次15~50 ml,7日为1疗程。治疗百日咳92例,观察1~2个疗程,结果:治愈8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1:34);用鲜侧柏叶300~500g,洗净,捣成泥,用75%的乙醇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治疗烧伤61例,治愈58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0:630);用鲜侧柏叶25~35g,切碎,浸泡于60%~75%乙醇100ml中,7天后滤出备用。用时将药液涂于脱发部位,每日3~4次擦头皮,治疗秃发160例,总有效率77.5%(中华医学杂志,1973,8:54)。另据报道,本品还可用治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细菌性痢疾、毛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带状疱疹等。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

中药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凡药性峻猛,以破血逐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破血逐瘀药。本类药物味

中药白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前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

中药凌霄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凌霄花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调畅血脉,通经止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活血调经药。本类药物性

中药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凡药性峻猛,以破血逐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破血逐瘀药。本类药物味

中药猫爪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猫爪草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