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芜荑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治疗虫证为主的药物,称为驱虫药。本类药物入脾、胃、大肠经,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它,既能治疮,又能治癣,还能治五痔。
还是它,杀虫功效佳,无论蛔虫虫牙,都是对症好药。
仍是它,走肠胃,祛痰利尿,消食积,为小儿疳泻冷痢必需之药。
以上,便是芜荑一味药之功!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果实的加工品。夏季果实成熟时采集,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浸于水中,待发酵后,加入榆树皮面、红土、菊花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摊于平板上,切成小方块,晒干入药。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相关名字:臭芜荑、黄榆、毛榆、山榆。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杀虫消积。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平方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杂有多数纤维及种子。质地松脆而粗糙,易起层剥离。具特异的臭气。
主治病证:
1.虫积腹痛。
虫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本品辛行苦下,具杀虫消积之功。用治蛔虫、蛲虫、绦虫之面黄、腹痛,可单用本品和面粉炒成黄色,为末,米饮送服(《千金方》);亦可与槟榔、木香研末,石榴根煎汤送服,如芜荑散(《仁斋直指方》)。
2.小儿疳积。
本品既能杀虫止痛,又能消积疗疳,可与使君子、芦荟、夜明砂、白术、人参、茯苓、甘草同用,治疗小儿疳积腹痛有虫、消瘦泄泻者,如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此外,本品研末,用醋或蜜调涂患处,用治疥癣瘙痒、皮肤恶疮。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入丸、散,每次2~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肺及脾燥热者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
2.《海药本草》:“治冷痢心气,杀虫止痛,又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
3.《日华子本草》:“治肠风痔漏,恶疮疥癣。”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鞣质、糖类等。
2.药理作用:芜荑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蚯蚓、蚂蝗皆有显著杀灭效力;芜荑浸液对菫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等12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品具有抗疟作用。
3.临床研究:芜荑、半夏、陈皮、甘草各9g,白芥子、茯苓各12g,苡仁18g,并随证加减,疗程3个月至1年,治疗脑囊虫病多例,结果治愈30例(山东中医杂志,1985,6:13);芜荑、乌梅、槟榔、使君子、鹤虱等制成冲剂,共治胆道蛔虫23例,结果治愈20例,有效2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5:23)。另有用芜荑治疗钩虫病、肠道蛔虫病等。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 上一篇:中药隔山消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中药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