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阿魏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阿魏又名魏去疾、五彩魏,其性温,味苦辛,具有消积、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症瘕痞块、虫积、肉积、心腹冷痛、疟疾、痢疾等症。市场上有以葱属植物的鳞茎加工仿制的伪品,冒充正品阿魏,使用时注意鉴别。

中药阿魏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阿魏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树脂。春未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颜色深浅不一,表面蜡黄色至棕黄色,脂膏状者粘稠,灰白色。具有强烈而持久的蒜样臭气。多以生品入丸剂用。

产地:主产新疆。

相关名字:别名熏渠(《唐本草》),魏去疾(侯宁极《药谱》),阿虞、形虞(《酉阳杂俎》),哈昔泥(《纲目》),五彩魏(《中药志》),臭阿魏(《新疆中草药手册》)。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脾、胃经。

功效:化癥散痞,消积,杀虫。

性状鉴别:

中药阿魏的功效与作用

性状阿魏商品多数由球粒凝聚而成大小不等的块状。外表暗黄色或黑棕色,贮藏日久,则变为红棕色,新的破折面为乳白色或浅黄棕色,或红棕色交错,通称为"五彩阿魏"。

新疆阿魏的树脂为灰白色至浅棕黄色的脂膏状物,硬度如白蜡,质轻,断面稍现孔隙,纯净而无杂质。加水研磨,成白色乳状液。具强烈而持久的大蒜样臭气,味苦辣如蒜样。

主治病证:

1.癥瘕、痞块。

本品苦泄辛温行散,有化癥散痞之功。常与白芥子、三棱等同用,治腹中痞块,瘀血癥瘕等证,亦可配伍雄黄、肉桂,乳香等,制成硬膏外敷,如阿魏化痞膏(《何日中手集》)。

2.肉食积滞。

本品有消食化滞之功。可治各种食积,尤善治肉食积滞,常配伍山楂、黄连、连翘同用,如阿魏丸(《证治准绳》)。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疟疾、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1~1.5g,多入丸、散,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多入膏药。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及孕妇忌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癥积,下恶气。”

2.《日华子本草》:“治传尸,破癥癖,冷气,辟温,治疟,并主霍乱心腹痛,肾气,温瘴,御一切蕈菜毒。”

3.《本草衍义补遗》:“消肉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阿魏含挥发油20.74%,其中部分硫醚化合物是其特殊臭味的来源。另含香豆精类化合物,树脂中含阿魏酸、阿魏酸脂等。

2.药理作用:阿魏能明显抑制未孕动物子宫的自发性收缩,但对孕兔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二者作用相反,可能与动物体内孕酮水平有关;阿魏的脂溶性成分可抗生育。其挥发油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并可抗过敏和免疫;本品对动物肠管等多种器官平滑肌及肠主动脉条均有舒张作用,有可能成为解痉止痛药。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阿魏为主组方(阿魏、柴胡、甘草各1.5g,当归须、赤芍各4.5g,桔梗3g,水煎服),治疗血管瘤1例,效果良好,随访6年未见变化(浙江中医药,1979,6∶217)。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内阻

中药使君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使君子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治疗虫证为主的药物,称为驱虫药。本类

中药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化湿

中药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内阻

中药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内阻

中药降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降香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内阻

中药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

中药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具有温经止血之

中药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

中药炮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炮姜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性属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具有温经止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