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隔山消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消食药多味甘性平,主归脾胃二经。具消食化积,以及健脾开胃,和中之功。此外,部分消食药又兼有行气、活血、祛痰等功效。
本类药物虽多数效缓,但仍不乏有耗气之弊,故气虚而无积滞者慎用。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 Cynanchum auriculatum Rayle ex Wight 的块根。
隔山消多为野生,亦有栽培品。冬季采挖,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及东北各地。
相关名字:隔山撬、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健胃,理气止痛,催乳。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或纺锤形,长10-20cm,直径1-4cm,微弯曲,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破裂处显黄白色木部。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灰白色,微带粉状。气微,味苦甜。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薄片,边缘内卷。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显粉性,有放射状略突起的盘脉纹。周边黄褐色或浅黄色。质脆。无臭,味先微苦后略甜。
主治病证:
1.饮食积滞证。
本品消食健脾作用较强。单味使用即有效,如单用粉剂,治食积饱胀(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单味水煎剂治小儿痞块(《陕西中草药》);若与鸡矢藤、鸡内金同用,可治小儿疳积,宿食不消(《四川中药志》)。
2.脘腹胀痛。
本品能理气止痛。常配青木香、砂仁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若与柴胡、香附、白芍等同用,可治肝郁气滞的胁痛食少。
3.乳汁不下或不畅。
本品能通气下乳,可单用本品炖肉食以催乳(《陕西中草药》)。
用法用量:
煎服,9~15g;研未服,1~3g。研未吞服比煎服效果好。
使用注意:
过量服用易引起中毒。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主腹胀积滞。”
2.《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
3.《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隔山消含多种混合苷,以及磷脂成分、游离糖、维生素、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白首乌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白首乌提取的粗C21甾体脂苷能明显增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白首乌甾体总苷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白首乌通过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细胞的生物氧化而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另外,耳叶牛皮消(白首乌)还有促进毛发生长、降血脂、抑制心肌收缩、调节氧代谢等作用。
3.不良反应:本品过量服用会产生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为流涎,呕吐,癫痫性痉挛,强烈抽搐,心跳缓慢等症状。中毒轻者,可催吐,洗胃及导泻;内服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并服镇静剂预防痉挛。本品毒性成分不明,可能是萝藦毒素,或者是强心苷。
其他:隔山消在江苏作白首乌应用。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 上一篇:中药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中药芜荑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