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桃仁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调畅血脉,通经止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活血调经药。本类药物性能大多辛散苦泄,主归肝经血分,具有活血散瘀之功,尤善通畅血脉而调经水。主治血行不畅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亦常用于瘀血痛证,癥瘕,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妇女瘀滞经产之证,多与肝之疏泄失常有关。故在使用活血调经药时,常配伍疏肝理气之品。同时须根据引起瘀滞的原因而选用不同的活血调经药,并进行适当的配伍。
桃,深受民众的喜爱,其在我们国人心目和传统习俗中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长久以来,民间常将桃木作为镇宅驱邪的神木,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吉祥之物。每逢过年,“总把新桃换旧符”的风俗延传至今。而桃木制品深受人们喜爱,鲜桃果脯亦受民众追捧,桃仁,则是医家手中的常用药材。

来源: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去皮,晒干,生用或炒用。
相关名字:桃核仁。
产地:桃全国各地均产,多为栽培;山桃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野生。
性味归经: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性状鉴别:


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厘米,宽0.8-1.2厘米,厚0.2-0.4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1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凹脉纹。种皮薄,除去种皮,可见类白色子叶2片,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山桃仁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长约0.9厘米,宽约0.7厘米,厚约0.5厘米。
炮制
桃仁: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燀桃仁:取净桃仁,照燀法去皮。用时捣碎。
炒桃仁:取燀桃仁,照清炒法炒至黄色。用时捣碎。
主治病证:
1.瘀血阻滞病证。
本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治瘀血经闭、痛经,常与红花相须为用,并配当归、川芎、赤芍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炮姜、川芎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治瘀血蓄积之癥瘕痞块,常配桂枝、丹皮、赤芍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或配三棱、莪术等药;若瘀滞较重,须破血逐瘀,可配伍大黄、芒硝、桂枝等药用,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当归、红花、大黄等药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2.肺痈、肠痈。
取本品活血祛瘀以消痈,配清热解毒药,常用治肺痈、肠痈等证。治肺痈可配苇茎,冬瓜仁等药用,如苇茎汤(《千金方》);治肠痈配大黄、丹皮等药用,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3.肠燥便秘。
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故可用于肠燥便秘证。常配伍当归、火麻仁、瓜蒌仁等,如润肠丸(《脾胃论》)。
4.咳嗽气喘。
本品味苦,能降肺气,有止咳平喘之功,治咳嗽气喘,既可单用煮粥食用,又常与杏仁同用,如双仁丸(《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使用注意:禁用于有出血倾向(如经期)者以及孕妇、泄泻患者以及大便稀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2.《珍珠囊》:“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
3.《本草经疏》:“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之及用之不得其当,能使血下行不止,损伤真阴。”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挥发油、脂肪油,油中主要含有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
2.药理作用:桃仁提取液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的肝脏表面微循环,并促进胆汁分泌。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桃仁能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出血。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桃仁中的苦杏仁苷有镇咳平喘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桃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苦扁桃仁苷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隔日1次,观察2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结果患者乏力、体力、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好转或改善;肝脏缩小3cm以上者11例(55%),且肝左叶肿大明显缩小(中医杂志,1986)。以通脉冲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口服,治疗气虚血瘀之脑血栓患者46例。结果基本恢复29例,显效14例,好转3例;伴有高血压者23例,治疗后半数以上血压下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用二仁一皮汤(桃仁、乌药、丹皮等)治疗阑尾炎83例,结果76例痊愈,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浙江中医杂志,1989)。桃仁或含有桃仁的复方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脉管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炎、精神病症、肺炎、冠心病等。
4.不良反应:桃仁中的苦杏仁苷在体内分解出较多的氢氰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其中引起呼吸麻痹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氢氰酸对皮肤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桃仁中毒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对中枢神经的损害,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心悸、烦躁不安,继则神志不清、抽搐,并引起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也有引起皮肤刺,出现红疹块等皮肤过敏的报道。桃仁的毒性反应主要是因口服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因此,临床用量不宜过大,并应禁止儿童食用。同时,孕妇,血虚血燥及津液亏虚者慎用。桃仁中毒时根据其轻重反应,可用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高锰酸钾或双氧水溶液洗胃等方法救治,亦可用中药甘草、大枣、绿豆等煎汁频服。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 上一篇:中药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