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老蛇包谷、山棒子、轮叶天南星、天南星
来源:
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
ArisaemaconsanguineumSchott.,
以球状块茎入药。
形态鉴别: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块茎扁球形,外皮黄褐色,直径2.5-5.5厘米。叶一片从块茎中生出,叶柄圆柱形,肉质,直立如茎状,长40-85厘米,下不成桥,基部包有绿白色或散生污紫色斑点的透明膜质长鞘,叶片辐射状全裂成7-23片,集于叶柄顶端向四方辐射如伞状,故有“一把杀之称。裂片披针形至长披针形,先端多呈芒状而柔弱,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5-6月间抽肉穗花序,雌雄异株,花序柄长30-70厘米,佛焰苞长11-16厘米,绿色,少有紫色,先端呈长线状,花序轴肥厚,顶端附属物棍棒状,雄花有多数雄蕊,每2-4个成丛,药黑紫色,雌花密集,每花由一个雌蕊组成,浆果红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阴湿处、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季节:
秋季茎叶枯黄后采挖。去须根,刮净外皮。
药理作用:
1.祛痰:其水煎剂口服有轻微恶心反应,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加,而有祛痰作用。
2.镇静:其水煎剂对小白鼠有明显镇静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作用时间。
3.镇痉:其水煎剂对士的宁引起的小白鼠惊厥有对抗作用,并能提高戊四氮的惊厥阈。
4.镇痛:对小白鼠试验性疼痛有镇痛作用。
5.其提取物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率,对小白鼠肿瘤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制南星:苦、辛、温。有毒。祛风定惊,化痰散结。胆南星:苦、平。化痰熄风,定惊。
主治用法:
姜南星(制南星):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外用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灭蝇蛆。用量2.5-4.5克。胆南星:小儿痰热,惊风抽搐。用量3-6克。外用适量,研粉调醋敷患处。
参考配方:
1.痰起涌塞:胆南星、半夏各10克,生姜30克,煎3小时以上服。
2.肺痈吐臭痰:生南星、生半夏、山豆根、人中白各3克,天门冬、麦冬、马蹄草各12克,水煎服。
3.疮毒:制南星磨水外搽。
4.毒蛇咬伤:鲜天南星捣烂敷伤口。
注:同科植物异叶天南星(斑杖),叶鸟趾状全裂;多疣天南星,有小叶3枚。同作天南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