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疗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 “耳疗穴位”。
耳疗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来防治疾病的疗法。
人体耳部有众多穴位,对应着身体的各个脏腑和部位,以下为你列举一些常见且重要的耳疗穴位: 与头面部相关穴位 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具有镇静安神、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烦躁以及各种疼痛性病症 。
比如头痛时刺激该穴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对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有显著效果,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应激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相关问题,还可辅助治疗高血压等病症。
与内脏相关穴位 心:在耳甲腔中央凹陷处,即耳甲15区。
主要用于调理心脏功能,对心悸、失眠、多梦以及精神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疗效,比如心慌时刺激此穴位可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
肝:位于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可调节肝脏功能,对于胁痛、眩晕、月经不调等与肝脏相关的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例如因肝火旺盛导致的头晕目眩,刺激该穴位能有所改善。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具有补肾益精、强腰壮骨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眩晕、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肾虚相关病症。
与肢体相关穴位 肩: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4、5区。
主要用于治疗肩部疼痛、肩周炎等肩部疾病,当肩部出现酸痛不适时,刺激此穴位可缓解症状。
肘:位于耳舟中部,即耳舟6、7区。
对于肘部扭伤、疼痛等情况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膝: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2区。
可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膝关节相关病症。
与消化系统相关穴位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能调节胃部功能,对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常用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
可用于调理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对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有一定疗效。
这些穴位在耳疗中常根据不同的病症进行选取和刺激,刺激方法包括按摩、针刺、埋针、贴压(如耳穴压豆法,常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等 。
后疗穴位图(1)
后疗穴位图(2)
后疗穴位图(3)
后疗穴位图(4)
后疗穴位图(5)
后疗穴位图(6)
后疗穴位图(7)
后疗穴位图(8)
后疗穴位图(9)
后疗穴位图(10)
后疗穴位图(11)
后疗穴位图(12)
后疗穴位图(13)
后疗穴位图(14)
后疗穴位图(15)
后疗穴位图(16)
后疗穴位图(17)
后疗穴位图(18)
后疗穴位图(19)
后疗穴位图(20)
后疗穴位图(21)
后疗穴位图(22)
后疗穴位图(23)
后疗穴位图(24)
后疗穴位图(25)
后疗穴位图(26)
后疗穴位图(27)
后疗穴位图(28)
后疗穴位图(29)
后疗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