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大穴位图
肚子上有多个对改善肚子大状况有帮助的穴位,这些穴位多归属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经络,通过刺激它们可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脏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腹部肥胖问题。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任脉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此穴为腑会,能调理各种脾胃疾病,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食物积滞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腹部。
应用:可用艾灸的方式,每周2 - 3次,每次15 - 20分钟;也可自行按摩,双手重叠,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5 - 10分钟,每天1 - 2次。
神阙穴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刺激该穴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对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积极作用。
应用:可采用隔盐灸,即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于脐窝,上置艾绒施灸,每周2 - 3次;日常保健也可进行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神阙穴上,每次15 - 20分钟。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它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能增强人体阳气,推动脏腑功能活动,加速脂肪代谢,减少腹部赘肉。
应用:按摩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关元穴为圆心,旋转按揉,每次10 - 15分钟,每日1 - 2次;也可进行穴位贴敷,选用具有温阳益气功效的中药制成药膏贴于穴位上。
足阳明胃经 天枢穴 位置: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效: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能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改善便秘引起的腹部胀满、肚子增大。
应用:按摩时,双手拇指分别按在两侧天枢穴上,力度适中,缓缓下压,然后旋转揉动,每次5 - 10分钟,早晚各1次;针刺天枢穴也有较好效果,但需专业医生操作。
足太阴脾经 大横穴 位置: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
功效:调理脾胃、通调腑气。
可增强脾脏运化水湿功能,使水液代谢正常,防止湿气积聚导致腹部肥胖。
应用:以指腹按压大横穴,每个穴位按压3 - 5分钟,每天2 - 3次;也可配合其他健脾祛湿穴位一起艾灸,如足三里、阴陵泉等。
肚子大穴位图(1)
肚子大穴位图(2)
肚子大穴位图(3)
肚子大穴位图(4)
肚子大穴位图(5)
肚子大穴位图(6)
肚子大穴位图(7)
肚子大穴位图(8)
肚子大穴位图(9)
肚子大穴位图(10)
肚子大穴位图(11)
肚子大穴位图(12)
肚子大穴位图(13)
肚子大穴位图(14)
肚子大穴位图(15)
肚子大穴位图(16)
肚子大穴位图(17)
肚子大穴位图(18)
肚子大穴位图(19)
肚子大穴位图(20)
肚子大穴位图(21)
肚子大穴位图(22)
肚子大穴位图(23)
肚子大穴位图(24)
肚子大穴位图(25)
肚子大穴位图(26)
肚子大穴位图(27)
肚子大穴位图(28)
肚子大穴位图(29)
肚子大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