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祛痰穴位图
中医认为,人体后背有多个穴位具有祛痰的作用,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痰液排出 ,下面为你介绍几个常见的后背祛痰穴位: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肺俞穴为肺之背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能直接反映肺部的气血状态。
刺激该穴可调理肺脏功能,具有宣肺止咳、清热理气、化痰平喘的功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咳痰等肺部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应用:可采用艾灸、按摩等方式。
艾灸时,用艾条温和灸15 - 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按摩时,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揉,每次3 - 5分钟,力度适中,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
厥阴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该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止咳化痰的作用。
刺激厥阴俞穴能够调节心肺气血,使气机通畅,从而达到祛痰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因气滞血瘀、肺气不畅导致的咳痰症状。
应用:按摩时,双手握拳,用食指关节突起部位点按厥阴俞穴,每次点按3 - 5下,然后松开,重复操作3 - 5分钟;也可用刮痧板在穴位处进行轻柔刮痧,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但要注意避免刮伤皮肤。
心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心俞穴是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具有宁心安神、理气化痰的功效。
心主神明,又与肺相表里,通过调节心脏功能,可间接影响肺部的宣发肃降,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常用于治疗伴有心悸、心烦等症状的咳痰病症。
应用:自我保健时,可趴在床上,让他人用掌根在两侧心俞穴上进行揉按,每次5 - 10分钟,力度由轻到重;也可以借助按摩器具进行按摩。
膈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膈俞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具有活血化瘀、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的作用。
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刺激膈俞穴可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减少痰液生成,同时还能改善肺部的气血供应,利于痰液排出。
应用:可采用拔罐的方法,在膈俞穴处留罐10 - 15分钟,以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为宜,但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也可进行按摩,用指腹按揉穴位,每次3 - 5分钟。
脾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脾俞穴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功效。
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痰湿内生的重要原因,刺激脾俞穴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杜绝生痰之源,从而达到祛痰的目的,常用于治疗因脾虚湿盛引起的咳痰、食欲不振等症状。
应用:艾灸脾俞穴效果较好,可选用艾炷直接灸或间接灸(如隔姜灸),每次灸3 - 5壮;也可进行按摩,用拇指按揉穴位,每次5 - 10分钟,每天可操作2 - 3次。
后背祛痰穴位图(1)
后背祛痰穴位图(2)
后背祛痰穴位图(3)
后背祛痰穴位图(4)
后背祛痰穴位图(5)
后背祛痰穴位图(6)
后背祛痰穴位图(7)
后背祛痰穴位图(8)
后背祛痰穴位图(9)
后背祛痰穴位图(10)
后背祛痰穴位图(11)
后背祛痰穴位图(12)
后背祛痰穴位图(13)
后背祛痰穴位图(14)
后背祛痰穴位图(15)
后背祛痰穴位图(16)
后背祛痰穴位图(17)
后背祛痰穴位图(18)
后背祛痰穴位图(19)
后背祛痰穴位图(20)
后背祛痰穴位图(21)
后背祛痰穴位图(22)
后背祛痰穴位图(23)
后背祛痰穴位图(24)
后背祛痰穴位图(25)
后背祛痰穴位图(26)
后背祛痰穴位图(27)
后背祛痰穴位图(28)
后背祛痰穴位图(29)
后背祛痰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