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磁场穴位图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虽没有“人体磁场穴位”这样直接的表述,但穴位与人体的气血运行、经络传导等密切相关,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些生理活动或许存在某种能量场的关联。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重要且常提及的穴位: 百会穴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特点与作用:此穴为诸阳之会,汇聚了人体众多阳气。
传统医学认为刺激百会穴可升阳举陷、醒脑开窍,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病症。
从现代角度推测,它可能在调节脑部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方面发挥作用,也许与人体整体的能量调节存在某种潜在联系。
比如,当人感到精神萎靡时,按摩百会穴可能会让人感到精神振奋。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特点与作用:膻中穴属任脉,为气会之所,与人体的气机升降密切相关。
刺激该穴位可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调畅情志,常用于治疗胸闷、胸痛、心悸、咳嗽等症状。
情绪不佳、气机不畅时,揉按膻中穴可使气息通畅,心情舒缓,反映出其对人体内在气机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这或许也与人体某种能量场的平衡有关。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
特点与作用:关元穴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虚劳羸瘦等。
中医认为人体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关元穴对元气的滋养和调节至关重要,从现代视角联想,它可能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能量储备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
特点与作用:为肾经的起始穴位,肾为先天之本。
刺激涌泉穴可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
经常按摩此穴对失眠、头晕、高血压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肾脏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紧密相连,涌泉穴作为肾经重要穴位,可能参与人体深层次的能量交换与调节过程。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特点与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增强人体消化吸收能力,从而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维持身体正常运转,体现了其在人体整体机能调节中的重要地位。
人体磁场穴位图(1)
人体磁场穴位图(2)
人体磁场穴位图(3)
人体磁场穴位图(4)
人体磁场穴位图(5)
人体磁场穴位图(6)
人体磁场穴位图(7)
人体磁场穴位图(8)
人体磁场穴位图(9)
人体磁场穴位图(10)
人体磁场穴位图(11)
人体磁场穴位图(12)
人体磁场穴位图(13)
人体磁场穴位图(14)
人体磁场穴位图(15)
人体磁场穴位图(16)
人体磁场穴位图(17)
人体磁场穴位图(18)
人体磁场穴位图(19)
人体磁场穴位图(20)
人体磁场穴位图(21)
人体磁场穴位图(22)
人体磁场穴位图(23)
人体磁场穴位图(24)
人体磁场穴位图(25)
人体磁场穴位图(26)
人体磁场穴位图(27)
人体磁场穴位图(28)
人体磁场穴位图(29)
人体磁场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