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对应穴位图
在中医理论中,有多个穴位与喉咙相关,刺激这些穴位对喉咙的多种不适症状,如疼痛、嘶哑、肿胀等有一定的调理和缓解作用。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廉泉穴 位置: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功效:主要作用是利咽开音、消肿止痛,对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强不语、口腔炎、暴喑、喉痹等喉咙及口腔相关病症有较好疗效。
应用:按摩时,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医者用拇指指腹按揉廉泉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日可操作2 - 3次。
天突穴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具有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清利咽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梅核气等病症。
应用:按摩时,一般采用指压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天突穴,注意按压力度要轻柔,避免压迫气管,每次按压1 - 2分钟,每日可按压数次。
如需针刺,应由专业医生操作,一般先直刺0.2寸左右,然后将针尖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0.5 - 1寸。
人迎穴 位置: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动脉搏动处。
功效:可起到利咽散结、补气养血的作用,对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应用: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揉人迎穴,动作要轻柔,因为该穴位靠近颈动脉,每次按揉2 - 3分钟,每日2 - 3次。
针刺时需特别谨慎,应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3 - 0.8寸。
扶突穴 位置: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约平喉结高度。
功效:具有疏风清热、利咽消肿、理气降逆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咳嗽、气喘、瘰疬、甲状腺肿大等病症。
应用:自我按摩时,可将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放在两侧扶突穴上,适当用力按揉,以穴位处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针刺时,直刺0.5 - 0.8寸。
照海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功效: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具有滋阴清热、利咽安神的作用。
因肾阴亏虚引起的咽喉干燥、疼痛、声音嘶哑等虚火上炎症状,刺激该穴位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应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照海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度,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日可进行3 - 4次。
也可通过艾灸的方式,用艾条温和灸照海穴,每次10 - 15分钟,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为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作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列缺穴能宣肺解表、通经活络、利咽止痛,可缓解外感风热或肺经蕴热导致的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
应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列缺穴,每次1 - 3分钟,每日多次。
艾灸时,每次10 - 15分钟。
穴位的刺激和治疗作用有限,若喉咙不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喉咙对应穴位图(1)
喉咙对应穴位图(2)
喉咙对应穴位图(3)
喉咙对应穴位图(4)
喉咙对应穴位图(5)
喉咙对应穴位图(6)
喉咙对应穴位图(7)
喉咙对应穴位图(8)
喉咙对应穴位图(9)
喉咙对应穴位图(10)
喉咙对应穴位图(11)
喉咙对应穴位图(12)
喉咙对应穴位图(13)
喉咙对应穴位图(14)
喉咙对应穴位图(15)
喉咙对应穴位图(16)
喉咙对应穴位图(17)
喉咙对应穴位图(18)
喉咙对应穴位图(19)
喉咙对应穴位图(20)
喉咙对应穴位图(21)
喉咙对应穴位图(22)
喉咙对应穴位图(23)
喉咙对应穴位图(24)
喉咙对应穴位图(25)
喉咙对应穴位图(26)
喉咙对应穴位图(27)
喉咙对应穴位图(28)
喉咙对应穴位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