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针刺穴位图
手部有多个重要的针刺穴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手太阴肺经 少商穴 位置: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
功效主治:主要功效为清肺利咽、醒脑开窍。
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病症,还可用于昏迷、癫狂等神志病。
在急性咽喉肿痛时,针刺少商穴放血,常能迅速缓解症状。
鱼际穴 位置: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功效主治:可疏风清热、清利咽喉、通络。
对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病症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
按摩鱼际穴对于改善肺热引起的不适有一定帮助。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穴 位置: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效主治:具有清热解表、苏厥开窍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以及热病、昏迷等。
针刺商阳穴可起到急救和泄热的功效。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是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穴位,可治疗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症。
由于其作用广泛,有“面口合谷收”之说。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穴 位置: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功效主治:能清心泄热、开窍醒神。
主要用于治疗中风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以及热病、舌强肿痛等。
在中暑或神志昏迷时,针刺中冲穴可起到开窍醒神的作用。
劳宫穴 位置:在手掌,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具有清心火、安心神、凉血止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等神志病症,以及口疮、口臭等。
揉按劳宫穴可缓解心烦、失眠等症状。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穴 位置:在手指,无名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效主治:主要功效为泻热开窍、清利咽喉。
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热病等。
针刺关冲穴可有效缓解三焦热盛引起的多种症状。
中渚穴 位置: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功效主治:能清热通络、开窍益聪。
可治疗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病症,以及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痛等上肢病症。
手少阴心经 少冲穴 位置: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效主治:有清心泄热、开窍醒神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等心与神志病症,以及热病。
少府穴 位置:在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
握拳时,小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可清心泻火、安神定悸、理气活络。
主要治疗心悸、胸痛等心系病症,以及阴痒、阴痛、痈疡等。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穴 位置: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效主治:具有清热利咽、通乳开窍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乳痈、乳汁少等乳疾,以及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五官病症和昏迷、热病等。
对于产后乳汁不通,针刺少泽穴有一定的通乳作用。
后溪穴 位置: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握拳时,当小指掌指关节后横纹头处。
功效主治:能清热利窍、宁神止痛。
可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以及耳聋、目赤、癫狂痫等五官及神志病症。
经常伏案工作的人,按摩后溪穴可缓解颈部和腰部的疼痛。
手部针刺穴位图(1)
手部针刺穴位图(2)
手部针刺穴位图(3)
手部针刺穴位图(4)
手部针刺穴位图(5)
手部针刺穴位图(6)
手部针刺穴位图(7)
手部针刺穴位图(8)
手部针刺穴位图(9)
手部针刺穴位图(10)
手部针刺穴位图(11)
手部针刺穴位图(12)
手部针刺穴位图(13)
手部针刺穴位图(14)
手部针刺穴位图(15)
手部针刺穴位图(16)
手部针刺穴位图(17)
手部针刺穴位图(18)
手部针刺穴位图(19)
手部针刺穴位图(20)
手部针刺穴位图(21)
手部针刺穴位图(22)
手部针刺穴位图(23)
手部针刺穴位图(24)
手部针刺穴位图(25)
手部针刺穴位图(26)
手部针刺穴位图(27)
手部针刺穴位图(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