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的穴位图
在中医理论及实践中,并没有专门针对“胰岛”命名的穴位,但有一些穴位对于调节血糖、改善胰腺功能等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以下为您介绍: 腹部穴位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此穴归属任脉,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刺激中脘穴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调节整体的气血运行,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的血糖代谢异常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可采用艾灸、按摩等方式,比如用艾条温和灸15 - 20分钟,或用手指按揉3 - 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关元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通过刺激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身体的元气,改善脏腑功能,对血糖的稳定或许能起到间接的支持作用。
按摩时,可将手掌搓热后放在穴位上,顺时针方向按揉。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气海穴有温养益气、强壮身体的作用。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海穴能调节人体气机,促进气血运行,对于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可能有一定益处。
可以用拇指指腹按压气海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3 - 5秒,重复多次。
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
脾胃功能正常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运化和吸收,进而影响血糖的代谢。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肠消化,增强体质,对血糖调节有积极意义。
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每次每侧穴位按压3 - 5分钟。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三阴交归属足太阴脾经,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
刺激三阴交穴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对于因肝肾阴虚、脾虚等引起的血糖异常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
每天早晚可用手指按揉该穴位,左右脚各按揉3 - 5分钟。
背部穴位 胰俞穴:又称胃脘下俞,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此穴是经外奇穴,为治疗消渴(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的经验效穴。
刺激胰俞穴可直接作用于胰腺附近,调节胰腺的气血运行,对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有较为直接的作用。
可采用针刺、艾灸或按摩等方法,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每次3 - 5分钟。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穴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刺激脾俞穴可增强脾脏功能,促进水谷精微的运化和吸收,调节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发现,对脾俞穴进行针灸等刺激,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情况。
可通过艾灸的方式,每次艾灸15 - 20分钟。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穴是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对全身脏腑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肾阴亏虚等情况,刺激肾俞穴可起到滋补肾阴、调节内分泌的作用,辅助改善胰岛功能和血糖代谢。
可双手握拳,用拳背轻轻叩击肾俞穴,每次叩击5 - 10分钟。
胰岛的穴位图(1)
胰岛的穴位图(2)
胰岛的穴位图(3)
胰岛的穴位图(4)
胰岛的穴位图(5)
胰岛的穴位图(6)
胰岛的穴位图(7)
胰岛的穴位图(8)
胰岛的穴位图(9)
胰岛的穴位图(10)
胰岛的穴位图(11)
胰岛的穴位图(12)
胰岛的穴位图(13)
胰岛的穴位图(14)
胰岛的穴位图(15)
胰岛的穴位图(16)
胰岛的穴位图(17)
胰岛的穴位图(18)
胰岛的穴位图(19)
胰岛的穴位图(20)
胰岛的穴位图(21)
胰岛的穴位图(22)
胰岛的穴位图(23)
胰岛的穴位图(24)
胰岛的穴位图(25)
胰岛的穴位图(26)
胰岛的穴位图(27)
胰岛的穴位图(28)
胰岛的穴位图(29)
胰岛的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