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附近穴位图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 2 22 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其附近有不少重要穴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箕门穴 位置: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取穴。
简单来说,就是从血海穴向上量约四横指宽(每个人手指宽度不同,以自身手指为标准)的位置。
作用:具有健脾渗湿、利尿通便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等病症。
现代临床中,也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等疾病。
阴陵泉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当屈膝时,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它位于血海穴的下方,二者同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能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利三焦。
对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等脾不运化水湿病症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从内脚踝向上量四横指处,靠近胫骨内侧后缘的地方就是三阴交穴。
血海穴在大腿部位,三阴交穴在小腿部位,二者通过经络相互联系。
作用:此穴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等多种作用。
常用于治疗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症;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等。
地机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也就是在阴陵泉穴与三阴交穴连线的中点处,与血海穴同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与血海穴上下呼应。
作用:地机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擅长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具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病症。
尤其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常作为配穴与血海穴等一同使用。
血海附近穴位图(1)
血海附近穴位图(2)
血海附近穴位图(3)
血海附近穴位图(4)
血海附近穴位图(5)
血海附近穴位图(6)
血海附近穴位图(7)
血海附近穴位图(8)
血海附近穴位图(9)
血海附近穴位图(10)
血海附近穴位图(11)
血海附近穴位图(12)
血海附近穴位图(13)
血海附近穴位图(14)
血海附近穴位图(15)
血海附近穴位图(16)
血海附近穴位图(17)
血海附近穴位图(18)
血海附近穴位图(19)
血海附近穴位图(20)
血海附近穴位图(21)
血海附近穴位图(22)
血海附近穴位图(23)
血海附近穴位图(24)
血海附近穴位图(25)
血海附近穴位图(26)
血海附近穴位图(27)
血海附近穴位图(28)
血海附近穴位图(29)
血海附近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