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太白穴位图
太白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位置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简单的取穴方法是,把脚翘起来,会看到在大脚趾和脚掌连接的关节后方,有一块凸起的骨头,在这块骨头的后下方有个明显的凹陷,这个凹陷处就是太白穴。
功效 健脾和胃:太白穴作为脾经的原穴,能够很好地调节脾胃功能。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刺激太白穴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祛湿化痰: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当脾胃功能失调时,水湿代谢就会出现异常,导致体内湿气积聚。
太白穴能够促进脾胃对水湿的运化,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身体困重、舌苔厚腻等症状,还对痰湿体质人群有一定的调理功效。
理气止痛:该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对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腹痛、腹胀等疼痛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畅通经络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日常保健及应用 按摩:每天晚上睡觉前,用拇指指腹按压双侧太白穴,每个穴位按压3 - 5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长期坚持按摩,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艾灸: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太白穴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周可进行2 - 3次。
艾灸太白穴对于脾胃虚寒、寒湿内盛等情况有较好的温阳散寒、健脾祛湿效果。
针刺:专业中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针刺操作,针刺深度和角度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但针刺需由专业人士操作,不可自行尝试。
脚上太白穴位图(1)
脚上太白穴位图(2)
脚上太白穴位图(3)
脚上太白穴位图(4)
脚上太白穴位图(5)
脚上太白穴位图(6)
脚上太白穴位图(7)
脚上太白穴位图(8)
脚上太白穴位图(9)
脚上太白穴位图(10)
脚上太白穴位图(11)
脚上太白穴位图(12)
脚上太白穴位图(13)
脚上太白穴位图(14)
脚上太白穴位图(15)
脚上太白穴位图(16)
脚上太白穴位图(17)
脚上太白穴位图(18)
脚上太白穴位图(19)
脚上太白穴位图(20)
脚上太白穴位图(21)
脚上太白穴位图(22)
脚上太白穴位图(23)
脚上太白穴位图(24)
脚上太白穴位图(25)
脚上太白穴位图(26)
脚上太白穴位图(27)
脚上太白穴位图(28)
脚上太白穴位图(29)
脚上太白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