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艾灸穴位图
合谷穴是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常被用于艾灸养生和治疗多种病症。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有关合谷艾灸的相关知识: 穴位定位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方法:将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
艾灸作用 疏风解表:合谷穴具有疏散风热、解表发汗的作用。
艾灸合谷可以调节人体的卫气,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对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等外感病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尤其在感冒初期,艾灸合谷能帮助缓解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通络止痛:该穴位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于多种疼痛症状都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如头痛、牙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痛经、腹痛、颈肩疼痛、手臂疼痛等。
通过艾灸刺激合谷穴,可以激发经气运行,使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止痛目的。
调节肠胃:合谷穴与大肠经密切相关,艾灸此穴可以调节大肠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对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等肠胃问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养颜美容: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是保持容颜美丽的基础。
艾灸合谷穴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使面色红润有光泽,减少色斑、皱纹等皮肤问题,达到养颜美容的效果。
艾灸方法 艾条悬灸:点燃艾条一端,距离合谷穴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 - 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自我保健和家庭艾灸。
艾灸盒灸:将艾条插入艾灸盒中点燃,然后把艾灸盒固定在合谷穴部位。
可以根据个人耐受程度调整艾灸盒与皮肤的距离,以保持合适的温度。
艾灸盒灸相对方便,可解放双手,适合长时间艾灸。
每次艾灸时间可控制在15 - 20分钟。
隔姜灸:取一块鲜姜,切成薄片,用针在姜片上扎一些小孔,然后将姜片放在合谷穴上,再将艾绒搓成小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
当患者感觉局部有温热或轻微灼痛时,更换艾炷继续灸。
一般灸3 - 5壮(即更换3 - 5次艾炷)。
隔姜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作用更强,适用于虚寒病症较为明显的人群。
注意事项 艾灸时间:一般建议在上午进行艾灸,避免晚上太晚艾灸,以免影响睡眠。
另外,饭后不宜立即艾灸,最好间隔1小时以上。
艾灸顺序:遵循先上部后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面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的顺序进行艾灸。
如果需要艾灸多个穴位,应先从合谷穴等阳经穴位开始。
禁忌人群:孕妇不宜艾灸合谷穴,因为合谷穴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皮肤过敏、破溃、感染等部位不宜艾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者也不宜进行艾灸。
施灸反应:艾灸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发热、疲倦、口干、头晕等反应,这通常是艾灸后的正常排病反应,一般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如果反应较为强烈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合谷艾灸穴位图(1)
合谷艾灸穴位图(2)
合谷艾灸穴位图(3)
合谷艾灸穴位图(4)
合谷艾灸穴位图(5)
合谷艾灸穴位图(6)
合谷艾灸穴位图(7)
合谷艾灸穴位图(8)
合谷艾灸穴位图(9)
合谷艾灸穴位图(10)
合谷艾灸穴位图(11)
合谷艾灸穴位图(12)
合谷艾灸穴位图(13)
合谷艾灸穴位图(14)
合谷艾灸穴位图(15)
合谷艾灸穴位图(16)
合谷艾灸穴位图(17)
合谷艾灸穴位图(18)
合谷艾灸穴位图(19)
合谷艾灸穴位图(20)
合谷艾灸穴位图(21)
合谷艾灸穴位图(22)
合谷艾灸穴位图(23)
合谷艾灸穴位图(24)
合谷艾灸穴位图(25)
合谷艾灸穴位图(26)
合谷艾灸穴位图(27)
合谷艾灸穴位图(28)
合谷艾灸穴位图(29)
合谷艾灸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