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正骨穴位图
腰部正骨涉及多个穴位,这些穴位在调整腰部骨骼关节位置、缓解腰部疼痛及改善腰部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肾俞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
功效: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它能调节肾脏功能,促进腰部气血运行,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于因肾虚导致的腰部酸痛、腰膝酸软无力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在腰部正骨中可辅助改善腰部整体状态。
主治病症:常用于治疗肾虚诸证,如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等,以及腰部疼痛、下肢痿痹等。
大肠俞 位置: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理肠止泻、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健腰膝。
对腰部局部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僵硬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有助于在正骨过程中放松腰部肌肉,使关节复位更加顺利。
主治病症:主要用于治疗腹胀、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以及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腰部及下肢病症。
腰阳关 位置: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功效:祛寒除湿、舒筋活络、强腰补肾。
可改善腰部的寒湿凝滞状态,缓解因寒湿引起的腰部冷痛,增强腰部关节的灵活性,是腰部正骨时常用穴位,帮助恢复腰部正常生理功能。
主治病症:常用于治疗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遗精等病症。
命门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功效:培元固本、益肾壮阳、强健腰膝。
能补充人体阳气,增强肾脏功能,对于因肾阳不足导致的腰部冷痛、乏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腰部正骨中有助于提升腰部的活力和稳定性。
主治病症:可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腰部疼痛、畏寒肢冷等症状。
委中穴 位置: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功效:舒筋活络、凉血解毒、清热利湿。
虽然它位于膝盖后方,但与腰部经络密切相关。
刺激委中穴可以缓解腰部疼痛,减轻腰部肌肉紧张,对于腰部正骨时因肌肉牵拉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主治病症:常用于治疗腰背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等病症。
志室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功效:补肾壮腰、益精填髓。
能强化肾脏功能,改善腰部气血供应,增强腰部的支撑力和柔韧性,辅助腰部正骨操作,促进腰部骨骼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主治病症:主要用于治疗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肾虚病症,以及腰部疼痛、下肢酸软等。
腰部正骨穴位图(1)
腰部正骨穴位图(2)
腰部正骨穴位图(3)
腰部正骨穴位图(4)
腰部正骨穴位图(5)
腰部正骨穴位图(6)
腰部正骨穴位图(7)
腰部正骨穴位图(8)
腰部正骨穴位图(9)
腰部正骨穴位图(10)
腰部正骨穴位图(11)
腰部正骨穴位图(12)
腰部正骨穴位图(13)
腰部正骨穴位图(14)
腰部正骨穴位图(15)
腰部正骨穴位图(16)
腰部正骨穴位图(17)
腰部正骨穴位图(18)
腰部正骨穴位图(19)
腰部正骨穴位图(20)
腰部正骨穴位图(21)
腰部正骨穴位图(22)
腰部正骨穴位图(23)
腰部正骨穴位图(24)
腰部正骨穴位图(25)
腰部正骨穴位图(26)
腰部正骨穴位图(27)
腰部正骨穴位图(28)
腰部正骨穴位图(29)
腰部正骨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