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府穴穴位图
风府穴是人体重要穴位之一,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 位置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简单寻找方法:正坐低头,在脖子后面可以摸到一块明显的骨性隆起(枕外隆凸),向下在两条大筋(斜方肌)中间的凹陷处就是风府穴。
2. 所属经络 风府穴归属督脉。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风府穴作为督脉上的穴位,与人体阳气的运行密切相关。
3. 功效 疏散风邪:风府穴善于祛风,无论是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还是内风引发的眩晕、癫痫等,都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易侵袭人体上部,而风府穴位于头部下方,是抵御风邪的重要关卡,刺激此穴可有效驱散风邪。
清利头目:能改善头部的气血供应,对于头痛、头晕、颈项强痛、目眩、鼻衄等头面部病症有治疗效果。
当头部气血不畅,出现上述症状时,刺激风府穴可使气血通畅,头目清爽。
醒脑开窍:在急救及神志病方面发挥作用,如中风昏迷、癫狂痫证等。
通过刺激风府穴,可激发经气,促进脑部气血运行,恢复神志。
4. 主治病症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癫痫、中风等。
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针刺风府穴可平肝潜阳,缓解症状。
五官科疾病:可治疗目痛、鼻渊、咽喉肿痛等。
当感受风热之邪,导致五官科疾病时,风府穴可疏风清热,减轻不适。
颈部疾病:对颈项强痛、颈椎病等有一定疗效。
刺激风府穴能疏通颈部经络气血,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5. 针刺操作(需专业人士进行) 一般采取伏案正坐位,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 - 1寸 。
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引发严重后果。
6. 日常保健 按摩: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风府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2 - 3次。
长期坚持有助于预防感冒、缓解头痛等。
艾灸: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风府穴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10 - 15分钟,每周可进行2 - 3次。
艾灸风府穴能温通经络、散寒祛湿,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风府穴穴位图(1)
风府穴穴位图(2)
风府穴穴位图(3)
风府穴穴位图(4)
风府穴穴位图(5)
风府穴穴位图(6)
风府穴穴位图(7)
风府穴穴位图(8)
风府穴穴位图(9)
风府穴穴位图(10)
风府穴穴位图(11)
风府穴穴位图(12)
风府穴穴位图(13)
风府穴穴位图(14)
风府穴穴位图(15)
风府穴穴位图(16)
风府穴穴位图(17)
风府穴穴位图(18)
风府穴穴位图(19)
风府穴穴位图(20)
风府穴穴位图(21)
风府穴穴位图(22)
风府穴穴位图(23)
风府穴穴位图(24)
风府穴穴位图(25)
风府穴穴位图(26)
风府穴穴位图(27)
风府穴穴位图(28)
风府穴穴位图(29)
风府穴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