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三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 “阳陵泉” 穴位,它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1. 位置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成直角,在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可以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腓骨头),在其前下方的凹陷处就是阳陵泉穴。
2.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胆经循行于身体侧面,阳陵泉作为胆经的合穴,与胆经气血的运行和调节密切相关。
3. 功效 复制代码 - **疏肝利胆**:对肝胆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改善因肝胆功能失调引起的口苦、黄疸、胁肋疼痛等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肝胆相表里,阳陵泉能疏泄肝胆之气,维持肝胆正常的生理功能。
- **舒筋活络**:能够缓解下肢的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对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下肢痿痹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这是因为该穴位位于下肢,与下肢经络气血相连,刺激它可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濡养筋脉。
- **清热利湿**:可用于调理湿热内蕴所导致的多种病症,如小便不利、带下等。
通过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和湿热之邪的排泄,达到清热利湿的目的。
4. 主治病症 复制代码 - **消化系统病症**: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胁肋疼痛,口苦咽干,呕吐,食欲不振等。
刺激阳陵泉可调节肝胆气机,缓解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
- **神经系统病症**:半身不遂、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等。
由于经络气血不畅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通过针刺或按摩阳陵泉,可疏通经络,改善神经功能。
- **运动系统病症**:膝关节肿痛、肩周炎、落枕等。
这些病症多与经络气血阻滞、筋肉失养有关,刺激阳陵泉能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疼痛,恢复关节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5. 针刺操作(需专业人士进行) 一般直刺 1 - 1.5 寸,可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适当调整针刺深度和手法。
针刺时应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确保操作安全。
6. 日常保健 复制代码 -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阳陵泉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产生酸麻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 2 - 3 次。
经常按摩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腿部疲劳。
- **艾灸**: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阳陵泉穴皮肤 2 - 3 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 10 - 15 分钟,每周可进行 2 - 3 次。
艾灸阳陵泉可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增强身体的阳气。
阳三穴位图(1)
阳三穴位图(2)
阳三穴位图(3)
阳三穴位图(4)
阳三穴位图(5)
阳三穴位图(6)
阳三穴位图(7)
阳三穴位图(8)
阳三穴位图(9)
阳三穴位图(10)
阳三穴位图(11)
阳三穴位图(12)
阳三穴位图(13)
阳三穴位图(14)
阳三穴位图(15)
阳三穴位图(16)
阳三穴位图(17)
阳三穴位图(18)
阳三穴位图(19)
阳三穴位图(20)
阳三穴位图(21)
阳三穴位图(22)
阳三穴位图(23)
阳三穴位图(24)
阳三穴位图(25)
阳三穴位图(26)
阳三穴位图(27)
阳三穴位图(28)
阳三穴位图(29)
阳三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