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简易全身穴位图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人体较为简易且常用的全身穴位: 头部穴位 百会穴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简便取穴法是两耳尖向上连线与头部正中线的交点处。

功效:提神醒脑、升阳举陷。

可用于缓解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症状,还对脏器脱垂有一定保健作用。

应用:日常保健可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百会穴,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神庭穴 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功效:宁心安神、清头明目。

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癫痫等。

应用:用指腹轻柔地按揉神庭穴,每次1 - 2分钟,以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面部穴位 印堂穴 位置:在额部,两眉之间。

功效:明目通鼻、宁心安神。

对头痛、头晕、鼻炎、失眠等有一定缓解作用。

应用:用拇指指腹按压印堂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2 - 3分钟,可缓解头部不适。

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通利鼻窍、疏散风热。

主要用于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减退、鼻炎等鼻部疾病。

应用: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迎香穴,每次每侧穴位按揉1 - 2分钟,可改善鼻部通气。

颈部穴位 风池穴 位置: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疏风清热、醒脑开窍、聪耳明目。

可缓解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感冒、耳鸣等症状。

应用:双手抱头,用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每次每侧穴位按揉3 - 5分钟,力度稍重,以有酸胀感为佳。

大椎穴 位置: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低头时,颈部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功效:解表清热、通阳理气。

常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咳嗽、颈椎病等。

应用:可自行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垂直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3 - 5分钟;也可用艾灸,每次艾灸10 - 15分钟。

胸部穴位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止咳平喘。

对胸闷、胸痛、心悸、咳嗽、气喘等有缓解作用。

应用:用手掌轻轻按摩膻中穴,以顺时针方向打圈按摩,每次按摩5 - 10分钟,力度适中。

中府穴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功效: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

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

应用:用拇指指腹按揉中府穴,每次每侧穴位按揉2 - 3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腹部穴位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常用于治疗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脾胃疾病。

应用:将掌心放在中脘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 - 15分钟,可促进消化。

神阙穴 位置:在脐区,脐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对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有一定保健作用。

应用:一般采用艾灸的方式,用艾条温和灸神阙穴10 - 15分钟,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遗精、阳痿、尿频等。

应用:艾灸关元穴,每次15 - 20分钟,以局部温热、皮肤微微发红为度;也可用手指按压,每次按压3 - 5分钟。

上肢穴位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是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

功效: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可治疗头痛、牙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感冒、手指麻木等。

应用:用拇指指腹按揉合谷穴,每次每侧穴位按揉3 - 5分钟,力度稍重,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宜。

孕妇慎用。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

对心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失眠等有缓解作用。

应用:用手指按压内关穴,每次按压3 - 5分钟,力度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可两只手交替进行。

曲池穴 位置: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屈肘成直角时,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是。

功效:清热解表、疏经通络。

可用于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风疹、湿疹等。

应用: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每次每侧穴位按揉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对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下肢痿痹等有治疗作用。

应用:艾灸足三里,每周2 - 3次,每次每侧穴位艾灸15 - 20分钟;也可用手指按压,每侧穴位按压3 - 5分钟。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失眠等。

应用:用拇指指腹揉按三阴交穴,每侧穴位揉按3 - 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涌泉穴 位置: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

对头痛、头晕、失眠、昏厥、小儿惊风等有一定作用。

应用:每晚睡前,用拇指指腹揉按涌泉穴,每侧穴位揉按5 - 10分钟,可促进睡眠、缓解疲劳。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3)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4)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5)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6)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7)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8)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9)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0)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1)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2)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3)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4)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5)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6)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7)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8)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19)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0)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1)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2)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3)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4)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5)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6)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7)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8)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29)

简易全身穴位图

简易全身穴位图(30)

您可能感兴趣

女生的穴位图

女生的穴位图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详细图解|建议收藏 美容院加盟人体有365个

小腿跗阳穴位图

小腿跗阳穴位图

阳之都穴. p>大渔中医每日一穴【跗阳穴】 br>跗阳,经穴名.出《针

瘦身灸穴位图

瘦身灸穴位图

三个瘦身穴,加快身体代谢,加速血液循环 02 1,上脘穴——按揉为

艾灸穴位图腰背

艾灸穴位图腰背

70二十四节气灸·冬至 艾艾贴艾灸精华贴:腰俞 名松堂中医说三焦

手指当穴位图

手指当穴位图

手指对应的穴位和脏器 中医人体穴位分布及作用:《全息手穴图》

小臂痛经穴位图

小臂痛经穴位图

缓解痛经的6个小穴位~ 中医养生 中医 调 缓解痛经的6个位置,痛经

提升面部穴位图

提升面部穴位图

面部穴位图正本承源 皮肤管理师一定要熟悉面部穴位,只有完全掌握

拉水穴位图

拉水穴位图

按摩按摩手法中医穴位穴位穴位养生穴位分享特效穴位分享特效每天

前胸麻木穴位图

前胸麻木穴位图

经常按摩气血足气色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每日一穴92璇玑穴】 9

右臂内侧穴位图

右臂内侧穴位图

医疗人体医疗穴位插图上肢内侧穴位图手臂经络穴位图按揉这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