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间穴位图
手掌部位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它们对调节身体机能、缓解不适症状有着积极作用。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掌间穴位: 劳宫穴 位置: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
简单来说,将手握拳,中指指尖所点之处就是劳宫穴。
功效主治: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清心火、安心神、凉血止血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中暑、昏迷、癫狂痫、口疮、口臭等。
当出现心火旺盛导致的心烦、失眠等症状时,按摩此穴位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按压劳宫穴,稍用力,以穴位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次按摩3 - 5分钟,左右手交替进行。
鱼际穴 位置:在手部,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也就是手大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功效主治:归手太阴肺经,有疏风清热、清利咽喉、通络之效。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病症。
对于因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按摩鱼际穴能减轻症状。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按揉鱼际穴,频率约每分钟120 - 160次,每次按摩5 - 10分钟,每日可按摩3 - 4次。
少商穴 位置:位于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
即大拇指外侧,距离指甲角一分许的地方。
功效主治: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有清热利咽、醒脑开窍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鼻衄(鼻出血)、发热等。
当出现急性咽喉肿痛时,刺激少商穴可快速缓解疼痛。
按摩技巧:一般采用点刺放血的方法来刺激少商穴,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日常保健也可用拇指指甲掐按少商穴,每次掐按3 - 5下,以局部感到酸痛为度。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方法是,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合谷穴。
功效主治: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渊、耳聋、面肿、口眼歪斜、牙痛等多种病症,是一个应用广泛的穴位。
按摩办法:用对侧手的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合谷穴,一紧一松地进行揉按,每次按摩3 - 5分钟,以穴位处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孕妇不宜大力按摩合谷穴。
中冲穴 位置:位于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即中指指甲根中央上方0.1寸处。
功效主治: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有开窍醒神、清热泄火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中风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等急症。
在遇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刺激中冲穴有一定的急救效果。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甲掐按中冲穴,力度适中,每次掐按3 - 5秒,重复10 - 15次。
也可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但需专业人士操作。
掌间穴位图(1)
掌间穴位图(2)
掌间穴位图(3)
掌间穴位图(4)
掌间穴位图(5)
掌间穴位图(6)
掌间穴位图(7)
掌间穴位图(8)
掌间穴位图(9)
掌间穴位图(10)
掌间穴位图(11)
掌间穴位图(12)
掌间穴位图(13)
掌间穴位图(14)
掌间穴位图(15)
掌间穴位图(16)
掌间穴位图(17)
掌间穴位图(18)
掌间穴位图(19)
掌间穴位图(20)
掌间穴位图(21)
掌间穴位图(22)
掌间穴位图(23)
掌间穴位图(24)
掌间穴位图(25)
掌间穴位图(26)
掌间穴位图(27)
掌间穴位图(28)
掌间穴位图(29)
掌间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