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中频穴位图
宝宝中频穴位疗法是结合中医穴位理论与中频电疗技术,通过电极片将特定频率和波形的中频电流作用于宝宝体表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调节身体机能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宝宝中频治疗中常用的穴位: 呼吸系统常用穴位 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肺俞为肺之背俞穴,能宣肺止咳、疏风清热,常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气喘、发热等呼吸系统病症。
通过中频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肺部气血运行,增强肺的功能,改善呼吸状况。
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膻中穴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
对于宝宝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中频刺激膻中穴可促进胸部气血流通,缓解呼吸道痉挛,减轻咳嗽气喘症状。
消化系统常用穴位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作用:中脘穴是胃之募穴,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宝宝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问题时,中频刺激中脘穴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作用:足三里是保健要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经常用中频刺激足三里穴,可增强宝宝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小儿疳积、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有防治作用。
神经系统常用穴位 神门穴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作用:神门穴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对于宝宝夜啼、失眠、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通过中频刺激神门穴,可调节心经气血,安抚心神,使宝宝情绪稳定,改善睡眠质量。
百会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作用:百会穴为诸阳之会,能醒脑开窍、升阳举陷。
在宝宝出现惊风、昏厥等紧急情况或有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时,中频刺激百会穴可激发阳气,调节脑部气血,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
宝宝中频穴位图(1)
宝宝中频穴位图(2)
宝宝中频穴位图(3)
宝宝中频穴位图(4)
宝宝中频穴位图(5)
宝宝中频穴位图(6)
宝宝中频穴位图(7)
宝宝中频穴位图(8)
宝宝中频穴位图(9)
宝宝中频穴位图(10)
宝宝中频穴位图(11)
宝宝中频穴位图(12)
宝宝中频穴位图(13)
宝宝中频穴位图(14)
宝宝中频穴位图(15)
宝宝中频穴位图(16)
宝宝中频穴位图(17)
宝宝中频穴位图(18)
宝宝中频穴位图(19)
宝宝中频穴位图(20)
宝宝中频穴位图(21)
宝宝中频穴位图(22)
宝宝中频穴位图(23)
宝宝中频穴位图(24)
宝宝中频穴位图(25)
宝宝中频穴位图(26)
宝宝中频穴位图(27)
宝宝中频穴位图(28)
宝宝中频穴位图(29)
宝宝中频穴位图(30)